通過考試的一人三百貫,沒通過的一人五百貫,就連寺中的凈人,也須持證上崗,不過不用考試不用度牒,但需要在轉運司登記頒契。
而每名寺中奴隸拿契需要交五貫錢。
一箱箱的銅錢,一匹匹絹布,甚至還有不少金鋌銀鋌從倉庫里搬了出來,交給轉運司清點。
秦瑯對于大總持寺和尚們的配合,還是很滿意的。
“給大師們開收據!”
一座寺廟,半天時間。
秦瑯得了價值兩萬多貫的度牒費和奴隸契錢!
幾百張蓋著轉運司大印的度牒,也一一發放到了道岳等和尚手里,這些度牒跟契約一樣,采用的是僧人一半,轉運司存檔一半,中間蓋有騎縫印章。
“大師,請收存保管妥當,今后轉運司會定期檢查各寺僧人們的度牒,若是沒有度牒,可是會很麻煩的。”
和尚們聽了趕緊小心翼翼的收藏好,一張度牒幾百貫呢。
這次大總持寺是大出血了,多年積蓄,金銀錢絹去了大半有余。
秦瑯對和尚們雙手合十,辭出。
“收隊!”
張亮很囂張的揮手。
鎮撫司和轉運司的人撤離。
張亮看著轉運司的人抬著一箱箱的錢帛出門,眼里有些羨慕。
“這么一會功夫,就得了兩萬多貫錢帛,這些禿驢們真有錢。”
秦瑯看出他眼里的那道貪婪的光,笑著提醒他,“這些錢陛下期盼許久了。”
張亮嘿嘿笑了兩聲,“這些禿驢們是真有錢,我倒覺得一張度牒三百貫太便宜了,應當再加點價。”
言外之意,大家都很辛苦,可以加價多拿點錢,多收的錢由大家分。
“凡事得有個規矩、標準,若是亂了規矩,后面會不好看的,更何況,這件事情古為有之,今從我等起,天下側目,無數人關注,若有半點差池,郡公與我皆不好收場。”
張亮訕笑幾聲,“也是,也是。”
出了大總持寺,秦瑯便與張亮直奔對面的大莊嚴寺,大莊嚴寺和大總持寺在隋朝時名為禪定寺和大禪定寺,都是隋朝的皇家寺廟,都是寺大錢多地廣的大寺。
有了在大總持寺的成功開頭,在大莊嚴寺也十分順利。
半天之后,秦瑯和張亮又帶著兩萬多貫的錢帛出門。
接下來,秦瑯也不再親自出馬了,轉運司分出數支人馬,由鎮撫司和雍州府派人協同,進入長安各大寺、觀之中收錢。
一張張度牒交出去,一箱箱錢糧抬回來。
三天時間,秦瑯果然就賣度牒得到百萬貫錢財。
當李世民走在隆慶坊轉運司的倉庫里,看著那一箱箱的黃金白銀銅錢,一堆堆的絹布之后,不由的滿眼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