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梅正在怒放。
為園子增添了幾抹濃重色彩。
天氣晴好,秦瑯躺在樹下曬著太陽。
阿黃正指揮著存孝存義兄弟兩個推著一輛獨輪車過來,車上滿是竹子。
“這是做啥?”
“這不馬上過年了,得多準備些爆竹,今年年頭不順,過年越發需要多放點爆竹,去去晦氣邪神瘟神,祈求明年一帆風順,全家健康,六畜興旺呢。”
秦瑯起身過去瞧了瞧,發現都是些鋸下來的毛竹節,原來這個時代還沒有火藥的出現,自然也就沒有煙花爆竹。唐人的爆竹是真正的爆竹,他們會把竹節放在火上燒,然后聽竹節爆開的聲音,視為一種慶賀新年的方式。
小戶人家會去買點小竹子來燒,而大戶人家當然得燒大竹,聽大響。
“三郎,我這買了一車呢,等除夕夜爆他一百響!”
一百響!
看阿黃那個自豪得意的樣,也是,過年的時候,這爆竹也不便宜呢,放上一百響,確實大戶人家才有的。
秦瑯卻只是呵呵一笑。
爆竹啊,他不免想到了煙花爆竹,火藥才是真正厲害的玩意呢,什么萬響十萬響都是簡單的很,更別說還有燦爛的火花銀花不夜天的煙花了。
自己要不要研究一下這玩意?
不過他雖對唐代歷史還是有些研究的,但要說到火藥、煙花這玩意則有些外行了,僅知道黑火藥的最基本配比好像是硝、炭和硫磺,至于如何配比,以及如何組裝等,其中這引線啊,外殼啊等等,不太懂。
記得好像若要應用,似乎還要把這火藥配制后再打濕然后成型什么的,總之非常復雜了。
當然,他相信唐朝不缺能工巧匠,畢竟火藥這玩意最早就是在晚唐時代開始出現的,當時只不過是那些煉丹的道士們在煉丹爐里鼓搗長生不老藥時弄出來的廢品,意外爆炸,導致火藥的被發現。
到宋代時,煙花爆竹好像就已經非常有名了,到了元明時期,火藥已經大舉應用于軍事,火槍火炮都出來了。
秦瑯雖然不懂具體細節,但他知道方向啊,若是找一批工匠過來,提供研究方向,以及研究資金,再頒以重賞,相信這種專項研究能夠很快研究出火藥產品來。
不過他有些猶豫,這種東西比較有幾分跨越時代的感覺了,現在去弄是好是壞?
阿黃幾個見秦瑯在那發愣,也沒打攪他,便推著爆竹走了。
思來想去,秦瑯覺得可以先去尋找幾個煉丹配藥方面的人才,先小規模的研究一下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