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邊吸收存款,右邊就開始放貸。
不過一開始,秦瑯還是比較謹慎的,對貸款者審核較嚴,得有資產擔保才行,并不做純信用貸。
另一方面,則向商人們推出了銀票,攜帶方便的記名銀票,憑信物印章本城兌現,十分方便。又向跨地貿易的商人們推出了飛錢,可異地兌取。
本來商人們大筆交易,錢帛就不方便不安全,如今朝廷又搞禁止藏錢超五千貫,于是這飛錢、銀票就更吸引商人們。
在一些人大膽的試用之后,發現果然便捷又安全,于是乎,商人們開始紛紛把錢存入開元錢莊,并使用起銀票、飛錢了。
李世民一開始是沒怎么太在意這個錢莊的,腦子里也只是將他簡單的歸類為金銀鋪一類,可誰知道,到三月時,開元錢莊已經迅速在長安、洛陽、揚州、太原、荊州、幽州開起了六家分行。
各地吸引的存款更是驚人,秦瑯讓各地留下了三成做為存款保證金,以防止兌付風險,其余的拿來做商業貸,賺取利息差。
雖說貸款利息比存款利息高的多,僅六個月的貸款年利率也高達一分,是活期存款利率的十倍,但相對于現在民間的貸款,依然是低的驚人啊。
要知道,之前朝廷公廨錢放貸,都是年利十二分了,那也不過是一年貸而已,而現在開元錢莊的一年貸才一分二,相差十倍。
在民間借貸普遍都是高利的情況下,動不動就是驢打滾,羊羔息,九出十三歸的行情下,開元錢莊這種一分二的年息,無疑讓商人們心動萬分。
哪怕這種貸款是要有抵押的,但商人們也趨之若鶩。
開元錢莊成立第一個月,就贏利了幾萬貫,到三月份第三個月時,賬面上都已經趴了十多萬利潤了。
李世民驚呆了。
他看著秦瑯呈上來的報表,不敢相信,不就是一個錢莊嗎,一個金銀鋪子?怎么這么能賺錢?
他還停留在原來的那種觀念中,根本沒有想象過金融這頭巨獸的威力。
以前真正掌握著金融的,其實還是世族豪強們。
不管是朝廷還是皇帝,就沒有幾個真正不缺錢花的。
秦瑯告訴皇帝,開元錢莊計劃在每道都起碼設立下一個分行,沿海的大港,運河上的重要州城,甚至也會設立,到時一年起碼能有二三百萬貫的收益。
而這還只是表面上的收益,實際上通過銀行還可以調節經濟,刺激工商業的發展,工商繁榮,到時稅收增加,這是隱秘的收入。
“轉運司鑄錢監最近找到一種新的鑄錢方式,通過這種鑄造方式,比起傳統的翻砂鑄錢法,能節省極大的成本,朝廷各地現有鑄錢爐百座,每爐一年可鑄錢三千三百貫,全部一年可鑄錢三十三萬余貫。”
“一爐歲鑄錢三千三百貫,需要征役丁匠三十,費銅兩萬一千二百斤,鉛三千七百斤,錫五百斤,每千錢費錢七百五,另外鑄好的錢需要轉運,轉輸費用昂貴,實際上鑄造、轉運錢幣一貫,所耗費還不止一千,朝廷鑄幣一直處于虧空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