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現在這樣不是很好嗎?”
“我終究只有十七歲啊,這年紀,打打馬球射獵郊游,這才應當是我這樣勛戚子弟的生活啊。”
“可你的才干是皇帝宰相們都認可的。”
“那又如何?我才十七。”
不管馬周如何勸,秦瑯絲毫不留戀眼下的宰相之位,畢竟自己有幾斤幾兩他很清楚,他就是個過渡性的宰相,是改革的象征物,如今改革一切順利,他自然得讓位。
別說是他,就算是長孫無忌,這首相也當不了一年,就得退位讓賢。
午后。
兩儀殿,廷議。
皇帝御臨,準備開始議事。
秦瑯站了起來。
他遞上了辭呈,然后當殿請求辭職。
這一下倒是讓所有人都很意外。
李世民沉吟片刻,搖頭。
“你宣麻拜相還不到三月,這豈不是兒戲?”
皇帝不許。
秦瑯退下。
過了幾天,秦瑯在朔望大朝會上請辭。
“臣拜相三月,深感威望能力不夠,請辭。”
這次秦瑯任相已經剛好三個月了。
皇帝依然不許。
然后又過了段時間,秦瑯再次請辭。
“朕拜你為相,以你兼任轉運使,主持改革之事,表現良好,功績突出,何屢屢請辭?”
“陛下,臣才十七。”
李世民望向殿中的眾臣們,“大家來議一議,朕該不該接受秦瑯的辭呈!”
話音剛落,魏征第一個出列。
“臣認為秦瑯有自知之明,陛下當同意其辭職。”
魏征的理由也是秦瑯太年輕,一步登天,這種例子是惡例。
緊接著,不少大臣跟著發言,都認為秦瑯太過年輕云云。
李世民打斷了眾臣的議論,“此事容朕三思,稍后再議。”
朝會結束,秦瑯走出金殿,魏征居然向他走來。
二人關系本來不錯,當初秦瑯還向皇帝力保魏征性命呢,后來也有了私交,只是后來魏征噴起秦瑯來卻毫不留情,甚至曾說過請誅秦瑯的話語,所以此后兩人也就沒了私交往來。
“三郎留步!”
“魏公何事?”
魏征對秦瑯拱手,居然稱贊秦瑯有古賢之風,還說要對以前攻擊秦瑯的話向秦瑯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