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那滿腔熱情被當頭澆滅了。
原本他以為,賢愛婿會支持他,能理解他,可沒想到,向來莽慣了的秦瑯,居然也開始喊起穩住別浪來了。
原本他甚至想讓秦瑯負責軍需錢糧,然后以李靖為先鋒,自己御駕親征,一舉滅掉梁師都的。
見把李世民的邪火堵住了,秦瑯也就告辭。
“臣要請半月假,回鄉下收麥子去。”
李世民沒好氣的看著他,“你家地是不少,但也用不著你去收麥子吧?”
秦瑯心想,你堂堂皇帝,不也要搞個夏收儀式嗎?我身為坐擁十萬畝良田的大地主一個,當然也得做做場面,雖說我肯定不會親自上場揮鐮收麥,但也得負責好后勤供需不是,得好好犒賞下收糧的人啊。
“今天那兩首憫農,其實都是你所做吧?”李世民把那賬本又扔回到了案角,他坐在榻上,嘴角帶著玩味的笑容。
其實李世民又豈會不了解自己的兒子呢,才九歲,雖說自幼隨陸德明、孔穎達讀詩、禮,但絕寫不出這首憫農來。
尤其是如承乾這樣的皇太子,打小養在深宮之中,又如何真正體會過民間疾苦,知曉糧食的珍貴不易呢?
“陛下,臣可不敢搶奪太子的詩!”
李世民哼了一聲,“在朕面前,你就不用裝了,這事呢,朕也不會怪你。”
當爹的,雖然知道承乾的詩是秦瑯代作的,可心里還是很高興大家稱贊承乾時的場面的。
“你去鄉下,把承乾也帶上,反正崇賢館也放假了,你這個太子少師,就帶承乾這個學生,好好了解一下鄉間民事,讓他看看糧食是如何粒粒皆辛苦的。”
秦瑯砸巴嘴,他還不太愿意帶太子去鄉下呢,畢竟一國之儲君,在外出了半點差錯,他也擔待不起啊。
“朕從百騎司、殿前司、鎮撫司下六軍,各調一隊人馬給你。”
“謝陛下。”
“照顧好承乾,但有差池,唯你是問。”
“臣遵旨。”
“先前給東宮的那十萬貫夠不夠?要不要再給你拔點本金?”
“陛下若是愿意,不如把開元錢莊劃到東宮吧!”
秦瑯有點得寸進尺了。
結果李世民也不好忽悠了,他早見識到了開元錢莊賺錢的能力,毫不客氣的拒絕了。
“朕再給你拔十萬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