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學士贈語。”
“好!”
秦瑯提筆,想了想,在書上寫下了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兩句,贈并州士子張越石。
張越石激動的念著這兩句詩,“這是學士詩集里的新詩嗎?”
“不是,這兩句未入詩集,也未成詩,便拿來贈給你吧,加油!”
“謝學士!”
聽說這兩句居然是未成的詩句,還直接送給自己,張越石真是激動萬分,這位十七歲的河東并州舉子,原本是得并州都督李績舉薦,要入長安參加秀才科的,但后來秦瑯主持科舉改制,秀才科取消了。
他與兄弟于是轉而參加河東的并州試和河東道試,皆通過,獲得了舉人身份來京考試,可因為是參與的明經科,全國只錄取三十人,這次未能中榜。
兄弟倆都不甘心,也不想回家,打算留京再戰一年,明年轉考進士科,一定要金榜題名,衣錦還鄉。
第二個來簽名的士子也買了十本詩集。
“你叫什么名字?”
“學士,我是張越石的弟弟張楚金,今年十七,請老師贈語。”
秦瑯打量了下他,發現他跟剛才那位長的還真像,想不到這兄弟倆十七八年紀,居然如此了的,雖未中進士,可既然能在千軍萬馬中中舉入京,也是很厲害的。
“我贈你四句話吧,物來順應,未來不迎,當時不雜,既往不戀。”
秦瑯提醒這位年輕士子,沒中進士也沒關系,不要憂慮,未來沒發生的不要去多想,已經過去的事情,也沒必要一直記掛著,更多專注于當下才是最重要的。
十六字落墨書上,張楚金,加油!
后面無數排隊的士子,看到張越石兄弟倆這待遇,無不艷羨眼紅啊。
“秦學士真不愧是詩仙啊,給兩人的贈語,都寫的如此之好!”
“是啊,簡直是金玉良言啊。”
“不愧詩仙之名。”
人人十本詩集入手,三千本詩集結果一會時間就被搶空了,后面排了半天隊沒搶到的士子們,非常不滿。
紛紛指責前面的人買多了。
掌柜的這個時候趕緊出來向大家道歉,說詩集已經賣完了,若是大家想要,可以訂購,交十錢押金,登記名字,就可以預訂了,等集詩到了會通知大家。
于是眾人也顧不得指責那些買到書的了,全都排隊交錢預訂。
有人更是直接付了全款,甚至是十本二十本的買,這么便宜的詩集,完全可以寄回家鄉啊。
太白詩集買不著,順便再買幾冊三字經千字文也好,正好拿回去給族里孩子們啟蒙。
于是再版的三字經千字文,居然一日間萬冊又賣空了,讓掌柜的他們都驚呆了。
之前都賣了一萬冊了,今天居然又賣完了再版的一萬冊。
哪來這么大需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