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瓊大手一揮,說倉庫里還有不少庫存,一會就調拔出來分發給長安來的兄弟們。
隨后將秦瑯等迎入靈武城中,那邊早就殺豬宰羊候著了。
接風宴上,還有豐州來的幾個突厥人,為首者卻是郁射設的兒子阿史那施,先前郁射設就為兒子請了漢朝文士教習漢文化,甚至還為兒子取了字,勿施。
然后郁射設入長安歸附,得賜名秦國忠后,他馬上就派人寄信給兒子們,為他們取了漢名,還他娘的按漢人字輩一樣的給五個兒子定了個臣子輩。
阿史那施改名秦大臣,二兒子秦名臣,然后是秦帝臣、秦諫臣、秦彥臣。
這臣子輩,不得不說取的很有靈性。
反正秦瑯看著眼前這個自稱秦大臣的年輕突厥人,向自己跪拜,喊他叔父的時候,還有些不太自然。
相比起秦國忠那肥胖如山的豬樣,這位秦大臣倒是長的很清秀。
先前秦國忠入長安,便把長子秦大臣留在靈武秦瓊這了。
秦大臣現在名義上是豐州諸部的主子,代替在長安的秦國忠統領部眾,但他其實是在靈武做人質,所以現在豐州管理部眾的是他的叔父阿史那哲,據說如今改名為秦國盛了。
“叔父,先前侄兒接父親從長安發來的命令,讓侄兒收集皮毛等,如今已經積攢了許多,目前已經有不少運來了靈武城,不知叔父安排何時交易?”
秦大臣人年輕,做事有點心急。
放著熱氣騰騰的紫銅羊肉火鍋不吃,卻著急忙慌的問起了交易的事來。
秦瑯把切的很薄的羊肉片整盤下入火鍋里,有錢人吃火鍋嘛,肉就得整盤子下,一片一片的涮太小家子氣了。
“有多少了?”
一問才知,數量還真不少。
因為這場寒災的原因,就連稱為塞上江南的后套草原上,牧民們的牛羊也沒草吃了。尤其是近來幾場大雪過后,被霜打死的枯草都全埋在厚厚的雪下面。
牛羊開始掉膘。
牧民們無奈,只能選擇提前宰殺。
這個時候秦國忠說聯系了長安的大買家,讓大家殺牛宰羊,牧民們于是便更不再猶豫了。
幸好是天冷,要不然這大量屠宰的牛羊,都無法保存,現在全都是直接一堆堆的露天堆在雪地里,然后再堆上雪蓋起來。
輕便點的羊皮羊毛,則已經開始送來靈武。
其實剪羊毛紡織這事,早就有了,齊民要術里就有詳細的剪毛和加工方法。
比如說這綿羊,一年可以剪三次毛,春天在羊脫去冬毛的時候剪第一次,五月天漸熱,羊再次脫毛時剪第二次,到八月時剪第三次。
剪下來的羊毛放在河水里清洗。
而寒冷的漠北地區,甚至只剪兩次,八月那次不剪。
這是因為八月以后,天氣漸冷,羊剪掉了毛就難以過冬。
而山羊絨不是剪,采取的是拔絨,或者是用梳子梳的辦法取絨。
山羊主要是西北的吐谷渾人和黨項人養,這個技術也一直是在他們手里掌握著,后來漸漸傳入中原。
據說黨項牧民拔一天的羊絨,打成的線也才一錢,費半年的功夫拔的羊絨,才夠織一匹料。
不管是煎還是拔,羊毛羊絨采下來后,都還要經過凈毛和彈毛處理,凈毛一般是要用石灰等來進行羊毛脫脂和去除雜質,否則會影響羊毛紡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