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儀殿。
李世民問百騎司李君羨關于秦瑯在豐州的情況,算算日子,秦瑯離開長安也一個多月了。
“臣百騎司的人發回的報告,說翼國公現在豐州就做兩件事,一是收皮毛,二是挖石炭。”
李君羨也是瓦崗出來的,當年那也是秦驃騎的麾下,所以跟秦家關系不錯,對秦瑯當然也是比較維護的,事實上,派往豐州的百騎密探暗樁們發回的情報可是很豐富的。
甚至有人說秦瑯整天不務正業。
秦瑯到了豐州,也不整軍也不備戰,倒是整天收羊毛,甚至連帶去的那三千禁軍都跟著在收羊毛了。
李世民聽了咂巴咂巴嘴,似乎有些意料之中。
“他收了多少羊毛?”
“據說,收了有百萬斤羊毛了,每斤羊毛給突厥人十文錢,羊皮收了有十余萬張。”
這個數字一出,李世民愣住了。
羊皮就收了十余萬張,這也太多了點吧?
“也沒見最近有大宗皮毛運回長安?”李世民問。
“翼國公在豐州和靈州開設了皮毛加工坊,他先將在突厥人手里收來的皮毛,先在豐州進行簡易的清洗分類加工,然后再把皮毛運回靈州,在靈州進一步的進行加工。把羊毛紡成紗,把皮子制成熟皮,然后再運到涇州,進一步加工,把羊毛紗紡織成羊毛毯、羊毛衣,甚至是羊毛布,把皮子加工成皮帶、皮鞋、皮靴、皮衣·······”
李世民沉默了。
·······
豐州。
九原城。
冰天雪地里,九原城依然熱鬧無比,每時每刻都有商隊往返。
一名粗壯的漢子穿著皮袍子站在那里喊著話,一支二十人的隊伍集結起來。
“再清點下貨物和駝馬。”
一頂大帳篷,一個領隊,二十個駝工和伙計,然后是二百頭駱駝和馬,十條獵狗,滿載著貨物,貨物十分齊全,茶磚、青鹽、白糖、酒,還有鐵鍋木碗木桶陶鍋奶茶壺、絹布針線梳子銅鏡等,各種雜貨等等。
這樣的一個商隊,在豐州的各個商鋪里采購齊貨物后,先記在賬上,待他們返回后再結賬。
豐州各個商鋪的貨,相當齊全,而且基本上都是每類商品只有兩三家賣家,秦瑯這個都督保證商品的質量。
秦瑯敢這樣保證,也是因為現在豐州城里的商鋪,全都是之前他拉來的那一百多家的,都是自家人。
其實這些販貨的商隊也一樣是之前跟秦瑯一起來的各家的人。
秦瑯在這里建起了豐州商會,賣家和買家都加入了這個商會,商會對于在豐州經營的這些商家有很強的約束力,有商會公約,誰也不能違犯,否則商會有權處置。
現在幾乎每天都有商隊在豐州采購好商貨后,離開豐州,深入后套草原深處,直接到牧民的草場上去交易。
這樣就能擴大交易量,更擴大了效益,以前郁射設是中間商,掌握了渠道,所以他有定價權和發貨權,大唐的貨物到了牧民手里貴了許多,而且他雖控制著渠道,但鋪貨能力有限,量又上不去。
現在秦瑯讓豐州商會直接深入下面,渠道打通了,定價權掌握了,量也上來了。
而秦瑯也給秦國昌秦大臣父子留了不少的利益,所以現在代掌家業的秦大臣、秦國盛倒也沒啥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