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
風歇雪停。
一隊隊突厥俘虜正被振武軍拿鞭子抽打著,從旁邊的河里運冰塊上來,一塊塊切割好的冰磚,運到東受降城加高加固城墻。
秦瑯很喜歡的看著這座正在擴大的冰城。
原來的城寨,現在做了內城。
幾千俘虜加上近萬軍民取冰削磚擴建外城。
砌一層磚,澆一遍水,冰磚便穩穩相連。
這讓秦瑯回想起了每年哈爾濱的冰雪節,每年都會有許多人用冰建起許多美麗的冰雕建筑。
“這座冰雪之城建起,起碼能管三個月時間。”
特殊的北地氣候,讓冰也能筑城,秦瑯估計,其實以今年的天氣,這冰城估計能保存四五個月時間,這意味著,冰城要塞可以承擔住這次對抗突厥的需要。
“等冰城建好,把那些突厥男俘,砍掉雙腳大拇指。”
“這樣的話,到時價格就要賤一點了。”
“賤一點也無所謂,我們得讓他們明白什么叫代價,更得防止這些人逃走后將來再與我們為敵。”
砍掉雙腳大拇指后,后果還是比較嚴重的,雖說砍腳趾相比起砍腳的刖刑要好的多,但這也是限制自由的一種,失去了雙腳大拇指后,就不利于行軍、奔走等。
當然,也有不少砍雙手拇指的,這就要嚴重的多,失去了雙手拇指意味著手不能握刀槍,失去的是戰斗力,但也會失去不少勞動力。
商人已經被秦瑯撤到了黃河南岸的勝州城中,他還將幾千兵力分駐到勝州城中。
又在受降城所在的金河對岸又筑一寨,形成了三城隔河相望的犄角之勢。
“首級清點登記完沒有?”
“都已經登記好了。”記室回報。
“既然登記完了,那些首級也沒什么作用了,用不著腌漬起來,就地處理吧。就在受降城外十里,把尸首堆起來,堆一層用水澆一層,我們給他們筑一座冰骷髏臺!”
骷髏臺,又號稱京觀。
這是戰勝者以敵人尸體封土為觀,筑起來炫耀武功的一種駭人建筑。
而這里天寒地凍挖土不易,秦瑯打算跟筑冰堡一樣,直接筑個冰骷髏臺。
頡利不是正在趕來嗎,那就當是給他準備的一件禮物吧。
想當年,楊廣征高句麗失敗后,高句麗人就用隋朝陣亡將士的尸骨在遼東堆了一座京觀,用了數萬人中原將士的尸骨,現在還立在遼河畔呢。
三千多具尸體,足夠堆一座骷髏臺了。
自家陣亡的那些死難者,秦瑯則讓人全部給他們以馬革制作裹尸袋,全都讓送回豐州,以棺木收斂,送回他們的家鄉。
他還讓人在戰場上立起了一個土臺,上立石碑銘文紀念,自己親自書寫碑文。
東受降之戰紀念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