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明時分,苑孝政獲得云中城兵馬節制全權。
午后,苑君璋在大行臺府召見代北軍將,宣布歸附大唐。
隨后,秦諫臣出現,向眾人宣布了河套撫慰使秦瑯的命令,苑孝政檢校朔州都督,都督云朔二州諸軍事,朔州刺史,九原侯秦諫臣檢校云州刺史。
三天后,鎮守雁門關的代州都督張公謹,率代州邊軍三千抵達馬邑。
大唐的旗幟,再次飄蕩在朔州馬邑城頭。
又三天后,張公謹留兵一千鎮守馬邑后,率兩千兵抵達云中。
代州兵接防外長城諸關口。
頡利盼了許久,沒有盼到各部增派的兵馬,到是接到了定襄城隋王楊政道派人送來的十萬火急求援信。
大行臺苑君璋突然反水投唐,唐代州都督張公謹已經率軍五千進駐接防云朔二州,唐旗已經插到了外長城關隘上。
楊政道本來派了五千人馬來增援頡利,結果現在也緊急叫回了。
因為后隋的定襄大利城,就在長外關外。
頡利頭痛欲裂。
“該死的苑君璋,這個渾蛋,我突厥花費那么多心血扶持他,結果卻如此反復。”
云朔兩州一失,那漠南汗庭可就不安全了。
沒有了數百里的緩沖區,唐軍隨時就能出現在他的后院,僅靠定襄后隋楊政道和蕭后的那點人馬,根本沒有半點用。
“大汗,請速返回汗庭。”
執失思力請求。
而唐鞘力更是提議,應當趁張公謹在代北立足未穩,立即出兵奪回云朔二州。
眾人吵的頡利頭都痛了。
兵沒等到,結果倒是痛失云朔二州,之前苑君璋一直很聽話,有他們在代北,可以持續騷擾唐朝的太原、幽州甚至是勝州等地,也朔方的梁師都一起,構成了突厥人與唐朝的一個巨大緩沖區。
甚至他們可以一邊跟唐人結盟議和,一邊繼續命令梁師都、苑君璋對唐邊境襲擾,反正他們又不是突厥人。
可現在,苑君璋居然反水了,云朔二州說沒就沒了。
唐軍的紅旗,已經向北移動了四百里。
自啟民可汗開始,突厥汗庭實際上早就沒在漠北的于都軍山下了,當年啟民可汗內附隋朝,安置到陰山南的敕勒川中,隋設立定襄郡。
這個漠南汗庭自啟民可汗開始,到頡利已歷啟民、始畢、處羅、頡利四代了,這里水草豐盛氣候宜人,他們早就適應了這邊,根本不愿意回到漠北汗庭。
楊政道居住的大利城,離頡利的汗庭僅僅百里而已。
漠南汗庭在陰山白道路口,而后隋大利城則在后套平原的南緣山區邊上,守著通往云中的道路。
大利城正是漠南汗庭在南面最后一道關口了,大利城一失,那么汗庭就再無外圍險要可守,只剩下一馬平川的敕勒川平原了。
長城到大利,也不到百里了。
唐騎確實隨時可能出現。
更要命的是,現在汗庭西南不過二百里,就是秦瑯剛剛設立的東受降城,并率軍一萬余在那虎視眈眈。
早年突厥人極好的戰略形勢,一下子全沒有了。
河套、代北這兩大戰略緩沖地帶沒了,傀儡武裝也不再有了。
這一刻,頡利甚至突然生起了要撤回漠北汗庭的想法了。
怎么突然就到這地步了呢?
頡利仰頭望天,無語失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