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瑯馳馬靠近統萬城,越發驚嘆這座城池的雄傳。
在茫茫的戈壁灘邊緣上,不毛之地居然有這樣一座雄城矗立。
統萬城上吹響了號角,嗚嗚的號角聲在天地間嗚咽。
梁洛仁策馬來到統萬外城城門前。
秦瑯絲毫不擔心統萬城會頑抗,果然,片刻后,城里梁洛仁的叔父便打開了城門。
梁氏家族一眾人率領留守的人馬出城請降。
受降后,秦瑯帶兵入城。
整個統萬城是由內城和外城組成的,內城又分東城和西城,東城周長五里余,西城周長將近五里。
整座統萬城都是夯土建筑,西城是梁師都的宮城,四面各開一門,城垣外側還建有馬面,四隅角樓的臺基都用加寬作法。
東西城相距十里。
可以說,這確實是一座驚人的城池。
雖歷經二百余年了,依然不失雄壯。
可以遙想當年匈奴后人赫連勃勃在五胡十六國那個混亂時代,是如何在河套割據稱雄的。
“二百多年了,這城還保存的這么完好!”秦瑯驚嘆。
“當年赫連勃勃修統萬城,征召了十余萬民夫,在筑城的時候,每筑一段城墻就用鐵錐扎一扎檢查,如果扎不進去就有獎,扎進去就要殺工匠,拆了重筑并且把人也筑到城墻里去,這城墻全用石灰、細砂、黏土混合成三合土建造而成,因此整座城都呈白色,且異常堅固。”
秦瑯卻只是搖了搖頭。
“當年赫連勃勃何等狂妄,號稱朕方統一天下,君臨萬邦,可以統萬為名,可事實呢?赫連勃勃自稱匈奴為夏啟之后,在五胡亂華的混亂中,竊居朔方,后又從劉裕手中奪取關中長安,僭越稱帝,建立夏朝,可他的夏朝也不過二世而亡,存在不過二十五年而已!”
“統萬城再險,可江山在德不在險!”
當年赫連勃勃從劉裕手里奪下長安后,卻又不敢在長安稱帝,還是跑回朔方統萬城稱帝,想的還是能夠隨時可攻可退,但骨子里其實也還是覺得自己沒能力守住關中。
他在朔方稱帝,把都城稱為統萬城,把統萬城南門取名為朝宋門,東門為招魏門,西門為服涼門,北門為平朔門,但也逃不脫二十五年二世而亡的下場。
梁師都以統萬城為都,建立梁國,苦撐十年,也依然逃不過身死國滅的下場,關鍵原因是什么?
主要還是這些人雖能趁亂世割據一地,但他們顯然沒有一個明確的政治綱領,不懂得如何安民治世,只知道一味的攻取強奪,帶給治下百姓的不是安寧溫飽,而是水深火熱的困頓。
不得民心,便終究是高開低走。
梁師都的高光時刻,就是他起兵初稱帝的那一刻,此后十年一日不如一日了。
“就地遣散所有偽梁士兵,讓他們回歸鄉里!”
“打開梁逆府庫,拿出錢帛來給大家做為遣散費安家費!”
“免原偽梁治下百姓兩稅一年!”
“全面普查戶籍人口,田地礦產!”
秦瑯一連頒下多條命令。
其中一條命令更是極為鄭重。
“命令各地尋找收斂歷次討伐梁逆戰死唐軍將士尸骸,命令各地收斂隋季以來因戰亂、饑荒而死,無人收葬,露于荒野的骸骨。”
大唐戰死將士尸骸收集起來,將在統萬城外建立起大唐夏州烈士陵園。
百姓的骸骨,于各縣鄉集中入土安葬!
以軍糧賑濟朔方夏銀二州窮困百姓,助他們渡過這個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