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瑯剛開始搞這四輪馬車的時候,老程他們還不愿意搭伙,覺得這玩意沒搞頭,秦家自己搞起來后,效果驚人,如今訂單滿滿。
老程都捶足頓胸的后悔不已,尤其是他從秦家訂購了一輛豪華版的四輪敞篷車后,這種可以把車蓬打開和收起的新式馬車,坐起來居然還有減震效果,極為舒適,就更別提多懊悔了。
運煤四輪馬車的車夫位置在前面,座位十分的高,這種重載車的車輪也采用的是高輪,更顯高大。
車夫遠遠的向相鄰道路上的秦瑯行禮。
秦瑯也笑著點了點頭。
他打量著那馬車,發現這輛馬車滿載著三千斤的煤球,結果兩匹突厥馬依然拉的很輕松,并不顯吃力。而馬車的車夫趕著車,也一樣輕松。
高車輪,高車廂,廂頂還蓋有蓬布可防雨,又可防止煤撒落弄臟街道。細看車輪,能看到木制車輪外加了一圈鐵條加固,畢竟是重載車。
他在想著,是否應當在長安城修一條鐵軌呢?如果采用鐵軌,那么馬拉起來就更輕松,一匹馬就能拖運這重載車,甚至可能把車廂延長,如火車樣的數節車廂。
許多礦上,不就是采用這種方式嗎?
不過仔細想想,秦瑯打算暫時不在長安城里搞這個,但可以先在煤礦上和碼頭、煤場等地先試用。
那些地方用處更大,效果更好。
長安的百姓還是比較開放的。
不論是黑色能燒的石炭,還是這新式的各式四輪馬車,都并沒有被視為異端邪物,他們很輕松的就接受了這些新事務,就如同他們對于南蠻北胡們的接納一樣。
他們充滿自信,胸懷寬廣,包容一切。
長安城的胡人蠻子們多了,也帶來了許多新奇的事物,比如窄袖、翻領的胡服等。
甚至胡人們的奶茶等也一樣影響著長安的飲食傳統。
“這些石炭和四輪車還真是好東西!”
義子李存孝和李存義哥倆騎著匹青海馬跟在秦瑯后面,他們也喜歡這些新鮮的事務,更因為這些是義父帶來的而倍感自豪。
“到底好在哪呢?”秦瑯笑問。
“讓生活方便了許多!”存孝道。
李存義則低頭思索了一會,“我覺得這種四輪馬車其實不僅能給生活帶來許多便利,而且若是用到軍事上,也有極大的作用。”
“說來聽聽!”
“義父常教導我們說,戰爭其實打的是后勤,后勤決定著戰爭的規模和結果,孩兒想,這種四輪馬車的載送輜重糧草器械的能力很強,尤其是對路的適應性很強,不說中原道路通暢,就算是在草原上,這種高輪四輪馬車也能保持高載重和高機動性的,這無疑能為戰爭提供充足的后勤支援支持保障。”
秦瑯瞧著這個自己當初從涇州帶回來的義兒,眼里有幾分驚訝,這小子在長安一年多,真是完全大變樣了,當年那個小乞兒一樣的農夫子弟,現在已經能夠大方從容,甚至極有見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