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嶺南九總管府改設的都督府以及后設的諸都督府,只保留廣州、交州和桂州三府,交州大都督府改設為安南大都護府,廣州都督府升格為廣州大都督府。”
其余的都督府全都廢除,并對嶺南現在的幾十個大小一不的州,進行一輪并撤。
趁機把先前叛唐和暗里反唐的那些勢力,直接擼去官職爵位,不帶他們玩了,讓馮盎、陳龍樹、寧純、陳智略他們去打,然后把丘和、李襲志這些前朝的嶺南官員們,召回朝中,另派可靠又能打的將領過去接任。
“臣建議可以將嶺南道拆分為廣東、廣西、廣南三道,分別以廣州、桂州、交州為首府。”
桂林是中原入嶺南的橋頭堡,這個必須得握在自己人手里,雖然李襲志也是向著朝廷的,畢竟是前朝人,所以還是需要一個更可靠更能打的過去鎮守。
交趾則是北部灣一帶的核心,丘和也忠心,可已經老了,還是得派個年輕力壯的過去。
廣州的重要性更不用說了,是嶺南東部的核心,所以要提升為大都督府。
以三個核心,將嶺南拆分為三道,既是要加強控制,區劃小利于管控,也是嶺南之地,這三處本來地理上也是有分隔的,比如兩廣之間的云開大山,雖不算高,可綿延五百余里,確實是阻止了東西間的交通的。
而廣西和交趾在此時連陸路都不通,基本上都是依靠海路航線的,以前寧氏家族就一直掌握著這條航線。
控制桂林橋頭堡,然后順江下廣州,再由海路抵交州,把這條線路控制住了,則朝廷也就控制住嶺南了。
而從另外一個角度而言,嶺南向來與中原有隔閡,所以更不應當讓他們繼續為一個整體,必須得拆分它,才有利于中原分而治之,并加強實際統領。
皇帝沉吟不語,細細思量。
皇帝想的是犁庭掃穴般的征討,武力鎮之。
可秦瑯說這樣做未必有什么好效果,嶺南復雜的形勢擺在那的,與其想著一役解決,倒不如老實一點的先把自己的基本盤廣桂交三府加強,至于其它地方,可以驅虎吞狼。
讓親唐的馮盎這些漢酋先出兵把談殿這些俚帥們給干趴再說,畢竟這些俚人對中原朝廷可沒什么親近忠誠之心。
等虎狼相爭,兩敗俱傷之時,朝廷再出手也不遲,到時朝廷給馮盎等征召入朝,或是來個對調,又或是取消他們的土兵,他們能反對嗎?
敢反對,那時朝廷就搞他。
馮盎等剛跟俚人們打完,這時要反,俚人不會跟隨他們,甚至朝廷還可以招安那些俚帥,利用他們再來打馮盎他們。
如果馮盎不敢反,那朝廷一步一步推行新政,合并州縣,派遣官吏,部署軍府,裁撤土兵,清查人口,入籍征稅········
這就是溫水煮青蛙,馮盎等只會越來越沒能力反叛朝廷,直到他們再無能力,被朝廷肢解。
“你說的這么好,朕都想讓你前去嶺南了。”李世民笑呵呵的道。
秦瑯一怔,這不坑爹嗎。
他可不太想去嶺南,這個時代的嶺南那真是野蠻落后的代名詞,也是朝廷貶官們的貶謫流放之地啊。
對中原官員們來說,最大的痛苦,就是被貶為嶺南長流人,終生不得再回中原了。
皇帝看秦瑯那緊張的樣,哈哈一笑。
“朕隨便說說而已,不用擔心,你剛在塞北立下大功,朕怎么可能將你趕去嶺南那瘴癘之地呢。”
“你給朕舉薦幾個合適的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