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彥博甚至提出,要把三萬戶左右的胡人,安置到長安周邊來,兩萬戶安置到洛陽周邊,一萬戶安排到太原周邊,一萬戶安置到幽州,一萬戶安置到營州·······
他甚至建議,朝廷的豐勝順化四州,干脆都授封突厥貴族為都督刺史等。
“溫令公等人想的過于簡單了,這雖是成本最低的安置辦法,但不出十年,必生內亂。”秦瓊當著兒子的面,也忍不住噴起了溫彥博,雖說河東溫家三杰名滿天下。
三兄弟在武德和貞觀朝,都進入中樞。
可他們還是過于書生氣了。
處處只想到少花錢,想著簡單不折騰,卻不成想,這種方法,那真是危險至極。三萬戶突厥人安排到長安邊上,這等于將一把刀時刻抵在喉嚨上啊。
至于房玄齡他們的漢化歸附之法,則過于理想了些,要讓無數歸附的突厥人、雜胡們棄游牧而改耕種,將他們全打散到一個個州縣里去分田種地,先不說哪來這么多地分。
就算有地分,也不會有胡人愿意的,他們本就不會種地,他們習慣了游牧生活,更別說那些首領貴族們更不愿意了。
相較之下。
秦瓊覺得現在秦瑯跟皇帝折中出來的那個方案,還要好些。
秦瑯搖頭,“還是留有許多隱患的。”
“不能急,這就跟打仗一樣,有的時候,我們不能貪功于一役,只要有耐心,目標明確,他們積許多小勝也一樣能成為一場大勝的。”
“你還是急進了一些,倒是陛下此法更好,此次安置內附諸部為例,那么將來其它胡部蠻夷,也就能心安了。”
不管怎么說,安北大都護法算是保全了,沒有淪為羈縻區。
六個正州也保全了,雖然也保留了二十四個羈縻州,可結果還行。
李世民在兩儀殿廷議時拋出了這個方案,一錘定音。
可謂是驚掉了一眾宰相們的下巴,之前三派爭論不休,始終沒有個結果。
大家都在想著讓皇帝接受他們的方案,誰能想到爭論許久,最后皇帝卻拋出了個全新的方案呢?
有羈縻,但也有漢化,也有防范。
總體來說,這還是一個羈縻政策。
可主張羈縻的溫彥博很不滿意,這算什么羈縻嘛,根本不徹底,這還是不相信突厥大兄弟們啊,你們怎么能這樣不相信別人呢。
房玄齡也覺得不太好,根本漢化的不徹底呀,就應當把這些突厥人分成一個個小部落,拆散安置到北方各個州縣去,讓他們改漢姓學漢話,耕田種地。
魏征就更不滿了。
可李世民既然拍板了,就不容置疑的。
皇帝最后見反對聲很高,把秦瑯拋了出來,說這其實是秦瑯的主張,還說秦瑯做為收復塞北的第一功臣,他的話語更有參考性。
最后又說秦瓊也是這個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