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士彟雖說是太上皇的心腹,最初只是河東的一個商人,可他后來娶的續弦楊氏,是隋朝宰相納言楊達之女,這個楊達是楊雄的兄弟,因此楊氏是楊恭仁楊師道的堂姐,是李恪母楊妃的表姐。
反對的人也是跟長孫無忌一條線上的。
秦瑯坐在殿里,倒是一言不發。
他其實先前已經去拜訪過長孫無忌,提起承乾發現的皇帝擬封李愔為蜀王,李恪為吳王鎮廣州一事,還表示承乾對此很擔憂。
長孫一聽,立馬表示要制止皇帝這錯誤的行為。
他是承乾的親娘舅,當然要支持太子承乾,更何況,長孫家的未來,那是早已經跟承乾掛鉤的,長孫的兒子、侄子等早就是東宮的人了,若是將來承乾當皇帝,長孫家做為國舅家自然受益良多,承乾若是不能當皇帝,第一個受打擊牽連的就是他長孫家。
這種時候,娘舅不出力誰出力。
這場廷議之前,長孫無忌已經早就安排好了。
議了半天。
盡是反對之聲。
最后無奈,李世民只得退讓一步。
越王李泰改封魏王,蜀王李恪改封吳王,依然分鎮揚州和益州不變,李愔封王一事也沒提起,甚至楊淑妃晉封貴妃一事,李世民見機不好,也干脆不提了。
接下來爭議重點還是幾個大都督府的長史人事問題。
最終,楊恭仁依舊任洛州刺史之職不動。
倒是原揚州大都督府長史武士彟被調任蜀中利州任刺史,從揚州大都督府長史到邊疆利州刺史,這明顯是貶了。畢竟大都督府長史,實際上就是代理主持大都督府事務的。
武士彟估計都想不到自己怎么無辜躺槍了。
圍繞著廣州大都督府長史和揚州大都督府長史還有益州大都督府長史人選,廷議上眾臣們可是爭論激烈。
每個人都想推出自己的人選。
在親王遙領大都督實際不能到任的情況下,一個大都督可是很重要的。
李世民被吵的頭都痛了,原以為只是一個簡單的人事調整,誰知道現在居然弄的有些不可開交了。
事情比他預料的還要麻煩。
每位宰相重臣,都有自己舉薦的人選。
在殿上,唯有秦瑯很安靜的坐在那里,笑看風云,他沒有參與爭論,也沒有舉薦自己的人選。
李世民直接點了秦瑯的名。
“秦瑯,你有何人選推薦?”
“陛下,臣覺得諸位大臣們推薦的人選都不錯。”
“朕是問你,你愿舉薦誰任廣州大都督府長史?”皇帝直接問。
秦瑯無奈,這明顯神仙打架一樣的,你非讓我摻合干啥?
可皇帝現在有些惱,非盯著他。
秦瑯看看殿上,誰都不好得罪,舉薦了長孫的人,那房玄齡估計又不高興,舉薦了楊師中的人,估計溫彥博又不高興。
所以思來想去,得,要得罪就一起得罪吧,總比明顯偏向某人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