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一開口就提出了他的設想。
皇帝居然不但要分封同宗同姓,居然還要分封異姓功臣,這真是讓秦瑯十分意外了。
“朕意欲效仿三代,不僅分封近支宗親,對功勛重臣也要進行分封,以樹立榜樣,使天下歸心。”
秦瑯聽的目瞪口呆。
好像漢朝以后,就沒有真正分封過異姓功臣了吧,漢朝后,甚至宗室分封都已經只是名義上的分封了,并不真正的建國了。
李世民這是要開歷史倒車?
秦瑯不由想到了李淵。
李淵立國之初,為了爭奪天下人心,可是相當大方的,各種爵位、勛官、散官不要錢似的分封賞賜,甚至大量賜姓。
對于自家人更沒的說,剛一繼位,便廣封宗室以威天下。經過多次分封,當時宗室中皇從弟、子侄甚至是孩童者皆得以封王。
甚至還封了不少當時帶地盤兵馬歸附的割據反王,如吳王杜伏威、燕王羅藝等等。
不過細說起來,李淵的大方,其實也都是虛的。
各種公侯爵位雖給的大方,可都只是虛封食邑,并沒有實封的實邑戶數丁口,散官勛官也沒有俸祿。
封爵別說沒食邑,連塊封地都沒有,也不能建國開府,別說裂土封茅開疆,開國治民統兵這些,連點經濟特權都沒有,還想要其它?
到了武德九年,李世民兵變上臺。
因為當時宗室們多數是站在太子那一邊,對他沒啥功勞,于是乎李世民很不客氣的對宗室痛下殺手,一句朕理天下,本為百姓,非欲勞百姓以養已親為由,把這些大大小小的幾十個宗室諸王,全都貶降了。
有功勞的孝恭、淮通、道宗六王保留了郡王爵位,而其它一些功小點的保留縣公爵位,至于沒什么功勞的,則一律全都罷除爵位,只給了散階。
對于玄武門之變有功的王府舊部,倒是大肆封賞。
不僅給了國公郡公等爵位,授以要職,還給出了實實在在的實封食邑,從一千多到幾百戶,也是封了幾十個的。
“朕端拱無為,四夷威服,豈朕一人之所致?實賴諸公之力耳!”
滿朝紫緋,倒多是一頭霧水者。
當年皇帝初繼位,把太上皇分封的那些宗室貶降,倒也事出有因,如今重提分封,也是因太上皇和皇帝諸子也漸年長,提前做好準備,也是理所當然。
可為啥還要分封異姓功臣?
這個分封,到底打算怎么封?
左仆射房玄齡事先都沒得到皇帝半點透露,這刻也懵了,什么時候皇帝居然這么重大的事情也不跟他商量了?
“臣請問陛下,這分封之制,如何打算?”
“朕觀三代封建而長久,秦孤立而速亡,而今打算效仿三代分封,同姓異姓,親親賢賢,褒表功德!”
“朕將在長安和洛陽所在的關中和河南之外,裂土分封,授皇弟、皇子以及功臣們為世封都督、刺史之職,只要無大過,則可世代子孫承襲都督、刺史之職!”
“所世封之州,功臣三分食一,州縣地方留一,上繳朝廷一。”
“世封對象為太上皇諸皇子、朕之諸皇子,以及宗室三王孝恭、神通、道宗,還有先前得實封諸功臣四十余家,每家授封一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