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剛才馮盎問起說不知道朝廷會如何處理寧長真善后之事。”
李世民望向秦瑯,他對寧長真那是恨之入骨,最討厭這種喜歡背后捅刀子的蠻夷。
真刀真槍李世民不怕任何人,可當時趁大唐北方面對突厥威脅的時候,嶺南的寧氏卻在背后捅刀子,這事誰都惱火。
“朕恨不得數陳寧氏大罪,然后株連他九族。”
李世民恨恨的道,“可朕也知道,這不現實,朝廷也還得顧忌嶺南的那些人。”
秦瑯點頭。
“寧長真既然死了,死在了珠民暴亂之中,雖說事出有因,可畢竟也是朝廷國公,地方刺史,所以臣以為,還是當下旨安撫,尤其是寧長真的爵位,可令寧長真之子寧琚承襲,另外欽州刺史之職,也可由他接任。”
“會不會對寧家太好了點?”李世民反問,好不容易干掉了寧長真,朝廷就這樣?
“陛下,寧長真之子寧琚,臣之前為鎮撫使時調查過他,一個紈绔子弟,并沒有什么能力,寧家早年倒還是出了不少猛人,寧猛力、寧長真寧宣寧贙父子都很了得,能征善戰,但到了寧琚這一代,已經大不如前了,寧純就不說了,吃里爬外,當初只因為寧長真在其父死后,沒有把合浦郡太守的位置交給他,而是交給了另外一個侄子寧道明,寧純就怨恨在心,等寧家反叛起兵之時,居然起兵阻攔,主動為朝廷討伐。”
雖說寧純是親唐的,可對于寧純這種吃里爬外的行為,其實誰都不喜歡,畢竟寧純又不是什么真正的大仁大義,他不過是因為私欲得不到滿足,而跟家族生怨背叛而已。
“家氏年輕一代里,之前寧道明是比較驍勇彪悍的,可他太輕狂囂張,他死后,寧家就真后繼無人了,寧純不行,寧琚更不行。”
“那也不能就這樣讓寧琚襲爵襲職,得借此機會再削寧氏之勢。”
秦瑯想了想,“那臣建議可把寧氏的地盤調整一下,裁并州縣,以原寧越郡南面為欽州,原合浦郡南面為廉州,兩州北面之地分割出來,分設為橫州和容州。至于寧氏原欽州西面大山以西之地,隋時原郁林郡的地盤,也全都分出,劃入邕州管轄。”
當年寧氏的地盤很大,現在秦瑯揮起刀來很狠。
雷州半島早就被馮家拿去改為雷州了,所以不可能再還給寧家。
而原來欽州十萬大山以西的郁林郡內那大片地盤,現在也劃走。
就是寧越、合浦兩郡北面,也劃出不少到其它州。
最后只留了四個州,欽、廉、橫、容四州。
“寧琚襲康國公爵位,授欽州刺史,寧純則授廉州刺史,至于橫容二州,則由朝廷另派官員出任刺史等職。”
廉州也就是原合浦郡一部份,這里當年本來就是寧純的父親擔任太守,甚至是他父親辛苦開拓的,現在讓寧純回來任廉州刺史,自然是要以寧制寧。
欽州以西,邕州以南,那里群山起伏,連綿不絕,也是俚僚人占據的大本營。
皇帝思索著,沉吟著。
“好,就讓那個幸運的家伙襲封康國公爵位,授欽州刺史。授封寧純合浦侯,廉州刺史!”
“不知道當馮盎聽到這個結果的時候,會是什么心情!”李世民撫著手里的茶杯。
秦瑯笑道,“只怕馮盎今天會睡不著了。”
“只要他心向朝廷,忠心于朕,自然不用擔憂。”李世民道,“一會朕讓人過去賞他些東西,安撫安撫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