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起貴族豪強庶子們積極應募,秦家招募普通百姓卻效果不好,一聽武安州距長安五千里之遙,他們就立即把頭搖成了拔浪鼓。
哪怕秦家派人下鄉宣傳,包了路上一切費用,并承諾到了封地后分給更多土地等條件,也打動不了他們,最后秦家只好又加上了一個安家費的條件。只要肯去武安州,按口給安家費,壯丁給十貫,青壯婦人和少年也給五貫,哪怕是老人孩子也給兩貫。
這幾乎等于是秦家花錢買人了。
但問津者依然很少。
最后無奈,秦瑯只好去拜訪了下京兆尹長孫無忌。
“我想請長孫公幫個忙。”
長孫無忌坐在光德坊京兆府衙門公房里,笑著招待上門的秦瑯,對于這個外甥女婿不喊他舅舅倒也沒在意,畢竟這是衙門公房之內。
“三郎你還需我幫忙?”
“缺人啊!”秦瑯倒也不藏著掖著,今天來找長孫無忌,還是想跟京兆府合作一下。“如今武安州那塊封地其實也讓我進退兩難的,但陛下之意不敢違,我也只好想辦法了,可沒有人一切都是虛的,空中樓閣!”
長孫給秦瑯倒了杯茶,看到他那為難的樣子倒還挺高興,他是堅決反對世封之制的,因為按皇帝的計劃,這世封之策推行之后,到時封臣就得就藩之國,得去為大唐守邊衛疆,治理地方的,不可能還留在長安。
不僅他長孫無忌得離開長安這繁華之地,就是他家老小也都要離開長安到封地去,并且按世封制,無皇帝詔令是不得隨便出封地,更別說回長安了。
人家長孫家族多少代的奮斗啊,從北魏到西魏再到北周再隋再唐,歷經五朝了,好不容易才從塞外的游牧胡人,變成了中原名門,誰愿意再跑到南疆去做個蠻王?
長孫無忌想不明白秦瑯為何會對這個世封制這么喜歡,一塊蠻荒封地算個屁啊?在長孫無忌眼里一錢不值,可偏偏秦瑯卻覺得是個香餑餑。
現在這家伙在這里為難,他挺高興,真正的興災樂禍。
“三郎缺人,我也沒辦法啊,我又變不出人來。再說,我不是聽說三郎你最近到處招兵買馬的轟轟烈烈啊,那個什么推恩再封騎士一出,多少豪門庶子跑來報名啊,聽說你招八百,來了三千?”
“長孫公說笑了,哪有這么夸張啊,而且這騎士招募雖然效果不錯,可武安州也不可能只靠這點人,他們是未來武安州的中流砥柱,但只靠他們遠遠不夠。要封地建起來,離不開農夫耕種,工匠制造,商人流轉。我現在最需要的還是百姓,是農夫是工匠!”
長孫無忌笑笑,“我可沒人。”
“其實是有的。”
長安做為京師,人口眾多,這樣一座都城,數十萬人口,連同周邊諸縣那就是百萬之家。
人多有人多的好處,但人多也會必須的衍生出許多東西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