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雖在五嶺以北,可也一樣是個極其偏遠落后的地方。在如今的中原人眼里,永州其實就是蠻荒。
到永州做官,那就跟貶謫嶺南沒什么區別。
許多長安人并不知道有永州這么個地方,知道者,也僅是知道永州的毒蛇有名,這還要得益于秦家國公酒坊的一款蛇酒,采用的大多是永州蛇。
永州劃歸江南道,后江南道再分置東西,隸屬江南西道,簡稱江西,地方挺大,但做為江南西道最西南端,這里跟黔中道的巫州等或是嶺南西的許多地方一樣,既偏遠又堵塞,道路交通不便,經濟發展落后,蠻夷遍布,山高林密。
遍地毒蛇,到處是猛獸。
此時的四明山上,秦瑯在看地圖。
北人畏熱,也不擅長這山林做戰。連銀錘太保秦用都勸秦瑯先撤,起碼先退回到湘源縣城。
“永州城里的那些刺史長史等你們也瞧見了,多是被貶降過來的官,好多人都是一心混吃等死毫無作為的,他們呆在永州城里,甚至還只以為這次是一些蠻寨的小亂,估計這會連湘源縣被攻破了,劫掠一空的事情也還不知情。”
秦瑯分析著眼下的形勢。
永州城的那些家伙沒有一個有用的,而且永州城很小,很破,關鍵是永州連個統軍府都沒有,就靠那么點白直執衣啥的差役,有啥用?
至于說等援兵,江南西道雖然地方挺大,基本上就是后世的江西和湖南兩省。可以眼下的交通來說,其實江南西道也確實就是分成了兩部份,東面的那部份就是后世的江西,還算稍稍比較開發了點,但大山阻隔與西面湖南這部交通不便。
西面湖南這部,也分成南北兩部,北邊的長沙等當然也還算可以,但越往南越偏,朝廷實際管控能力也就越差。
如永州,在隋朝時與道州并屬零陵郡,在號稱開皇盛世的隋開皇年間,整個零陵郡才置縣五,戶口總計六千八百四十五戶。
而當時的京兆郡清河郡,那都是三十萬戶以上,河南、潁川也都是二十余萬戶,河北和河南的郡,基本上都是十幾萬戶以上。
零陵一個郡,還不如中原一個縣人口多,整個郡才五千多戶。
到了唐朝眼下,隋朝的零陵郡實際拆分為了永州和道州兩個州,永州雖說分了三個縣,可實際上人口也才兩千多戶,一個縣平均不到一千戶,永州兩千多戶有一半人口在零陵縣,其它兩縣加起來才千戶。
可知這里的落后程度。
但是另一方面,沒有納入戶籍統計中的山蠻,數量卻其實很驚人。
山蠻聚居山中,大大小小的山寨溪垌,小的寨子幾十人,大的上千人,這五百里越城嶺山脈,雖說處于數州之間,但其蠻子總數當有數萬人,遠超過周邊除了桂州以外的朝廷諸州人口。
所以他們一旦反起來,確實還是很猛的,永州這樣的邊州連點正規府兵軍府都沒。
永州沒有援兵。
道州也沒,巫州也沒。
更遠的衡州也沒府兵,最近的統軍府在長沙,上千里之遙。
連桂州都沒有朝廷的統軍府,那里李襲擊在時,倒是有不少土兵,是隋亂時李襲志在原來隋朝的州縣兵基礎上招募訓練的,有漢有蠻,可現在隔著越城嶺群山呢。再者,李襲志已經受召入朝,誰也不知道這桂林的那些人還聽不聽他秦瑯的。
附近沒有兵,但秦瑯有兵。
他現在手底下還不少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