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堂吏沖到堂前,聲音帶著激動狂喜。
“相公,諸位相公,大捷。”
魏征不滿的道,“何事大驚小怪?宰相們正在堂議,安敢闖入?”
那堂吏一驚,宰相堂議,這可是極為機密的。
“諸位相公恕罪,實在是剛接到桂州來的好消息,一時沒忍住趕來告訴諸相公們。”
左仆射房玄齡問,“桂州?是衛公發來的嗎?”
“回房相公,確實是桂州衛公發回的捷報,大捷,嚴關斬山蠻數千,然后招降山蠻,又奇襲桂州,誅殺叛亂的曹武征,如今諸蠻歸附,桂州安定!”
“斬數千,降山蠻,誅曹武征,平桂州?”魏征大驚。
其余諸位宰相參政們,也都是極為震驚。
“捷報呢,趕緊呈上來。”杜如晦喊道。
一封秦瑯親筆所寫的捷報呈上。
魏征親自朗讀,諸位宰相聽的也是驚嘆不已,甚至有幾分如癡如醉了。
“秦瑯的捷報,當不會有虛假水份。”房玄齡最先開口。這話也是有事實依據的,秦瑯這些年,出使幽州,再巡視涇豳,再鎮守河套,每次都立下大功,每次秦瑯奏報,事后都證明不曾有半點夸張虛報。
魏征拿著捷報沒放下,“秦瑯一下嶺南,結果就能遇到幾萬山蠻做亂,還馬上查破了桂州司馬曹武征謀反,倒是厲害。”
平章國計戴胄笑道,“秦三郎畢竟以前做過鎮撫使的,耳目向來靈敏,也不稀奇。”
政事堂上。
宰相們對秦瑯倒多是贊美之詞。
連魏征這個大噴子,今天也難得的贊揚秦瑯處事迅速。并沒有為秦瑯斬殺幾千蠻子,或是速判速決殺了幾百桂州土豪,抄了幾十家而多說什么風涼話。
對于朝廷諸公來說,桂州雖在嶺南,但這個州是絕不容許有失的,這是朝廷經營嶺南的橋頭堡,必須得保證安全。
先前調李襲志入朝,就是因為他久鎮桂州,擔憂在桂州久了,不利于朝廷控制嶺南。誰料到,李襲志入朝后,居然還冒出來個桂州司馬曹武征謀反,更是挑動了幾萬山蠻做亂。
“幸好是遇上秦瑯南巡,否則誰有能力這么及時的處置平息?若是等到朝廷再派人去,只怕已經是夜長夢多,地方大亂了。”房玄齡感嘆著道。
這話其它宰相們也贊同。
若沒秦瑯,這事還真不知道要鬧到什么程度,難道還能指望永州刺史或是衡州刺史,又或是嶺南的談殿寧琚等人?
桂州本就是朝廷穩定嶺南,尤其是嶺南西部的核心,這桂州都大亂了,周邊州縣只會跟著大亂,什么山蠻,俚僚,只怕也會跟著做亂。
好在秦瑯恰好出現,及時的迅速平息了這場叛亂。
“嚴關斬殺幾千蠻子后,秦瑯能不顧自身安危,以大局為重,親自出關到蠻營招安山蠻,十分了得。”
房玄齡等都認為秦瑯這一手是最厲害的,并不是只打打殺殺,關鍵還是找到了關鍵所在。
“奏報陛下吧!”
李世民看到宰相們的奏報,也是驚喜連連。
等再收到秦瑯的另一封送抵的密奏后,對整個事件便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他不由的驚出了一身汗來,雖然叛亂平息了,可他能感受到,若是秦瑯沒有及時的察覺,只怕還真會出大亂子,不敢說秦瑯馮盎李大亮等是否會被那曹賊謀害,可一旦秦瑯等被堵在嚴關以北,那么接下來嶺南,尤其是桂州一帶肯定就要大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