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梁時,他二十歲時父親去衡州,將他留在安康,后起身軍武,先后任直閣將軍,武賁中郎將等,再出任安康郡守,任武超將軍,其后都督東梁等七州軍事兼東梁州刺史,后逢侯景作亂,諸侯混戰。
大統十七年,兵敗被俘,押入長安,宇文泰賞識其氣節和英勇善戰,拜為車騎將軍,散騎常侍,并封沌陽縣伯,后以平亂之功,受賜紫袍玉帶,加授侍中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任直州刺史。
魏恭帝三年(556),率兵攻梁并州,奪城十八所,拓地三千里,后入據四川,留守白帝城。又受命都督信臨等七州軍事,任信州刺史,進爵西城縣公,增邑至2500戶。
后任平州刺史,天和三年,晉大將軍,四年,掌金州、上庸等軍事,駐兵襄陽,建德二年,進安康郡公,最后卒于襄陽任上,謚號壯武。
李家原本祖籍隴右,但早就遷往山南,世為豪族,李家更是世仕南朝,若不是侯景之亂,李哲遷也不會降于西魏。
李哲遷降西魏后,成為十二大將軍之一,成為關隴集團重要一員,也為李家在關中奠定了地位。
李襲譽便是在北周、隋兩朝都世襲父親的安康郡公爵位,隋末時兄長襲志任始安郡守,他則出任冠軍府司兵參軍,陰世師輔佐楊侑守衛長安,三輔盜賊如蟻,李襲譽曾提出率兵去占據永豐倉,發倉米賑濟百姓,拿出府庫中錢帛賞賜戰士,傳檄各郡共同捕賊,陰世師不肯。
于是請求回老家山南招募軍隊,剛回到漢中,李淵已經平定長安,召他還朝,授太府少卿,仍封安康郡公。
李世民討伐王世充時,他曾出任潞州總管,后又出任揚州大都督府長史,江南巡察大使,再入朝任太府卿,此后又先后出任過涼州總管、蘭州都督、同州刺史等職。
李襲譽為人正直,以威嚴聞名。
平時唯一的嗜好就是讀書,經常花錢請人抄書,每到一地都喜歡收集書卷抄錄收藏。平時最見不得的就是官吏們貪污受賄枉法。
“那縣丞仗著是京中貴人的親戚,在地方上橫行不法,奸淫民婦,事發之后,我派人調查,他居然先殺了那民婦全家滅口,然后又花錢讓證人都閉嘴,我一時氣憤不過,便將他杖殺了!”
“那些證人雖然反悔,可之前案情已經十分清晰,我沒有證據治他,可我能殺他。”李襲譽憤恨不平道。他不允許自己治下,有這種禽獸官員。更不能允許這種一手遮天的事情發生。
拼著前途不要,也要杖殺那人。
兄弟倆已經有幾年未見,想不到再見面卻是在長安的詔獄之中。
一聲嘆息。
“桂州司馬謀反,只要你沒參與,那陛下定會給你平反的,你安心等幾天吧。”李襲譽倒不擔心自己,反而開導兄長。
“我也相信陛下和朝廷。”
在牢里關了半個月,終于有人來了。
鎮撫使張亮親自來到詔獄,很客氣的對李襲志道,“司中經過調查,發現桂州謀反案與郡公無關。”
“確定?”
“此事還多虧衛國公全力為郡公擔保呢,陛下宣召郡公面圣。”
李襲志倒是不急。
“我希望張公能替我好好查一查我兄弟的案子,能夠盡快給出一個結果。”
“一定一定,請郡公準備沐浴更衣,入宮面圣吧。”
兩儀殿中。
關了大半個月的李襲志終于見到了皇帝。
一見面,李世民就說,“委屈郡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