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州。
秦瑯已經在這里逗留了半個多月了。
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這里的水先不論,可這里的山確實極為獨特,一座座山,猶如水墨畫一樣。
城外,阡陌縱橫。
水田里稻谷已經剛收獲過,農人趕著黑色的大水牛又在耙田,準備趕插晚稻。
蠻亂似乎并沒有留下半點痕跡。
不過秦瑯到后,這里還是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在他殺了曹武征等一眾人后,整個桂州官場大換血,新換上來的官吏不再是原來十幾年間主政的那批,換上了一批更心向朝廷更聽話的人。
州縣官吏換血后,幾千人的鄉團也都順利組建起來,有此基礎后,秦瑯又先后幾次召集山里蠻子,和桂州境內的俚僚蠻首領們來桂林議事。
沒有人敢不來。
秦瑯如今在桂州的名頭,比在這二十年的李襲志還強幾分,畢竟一來就能誅曹武征降山蠻的朝廷宰相,確實不一般。
秦瑯召集這些蠻子們議事,倒也不是要他們納稅服役,而是跟他們繼續約法三章,給予他們地位的認定。
從永州桂州直到東邊的贛州等地,秦瑯先在五嶺群山,設立了十五個蠻人自治的羈縻縣,然后又在桂州、融州、柳州等諸州,也陸續設立了十幾個羈縻縣,都是讓那些蠻人們自治。
在那些朝廷管不到的大山里,這些新置的縣,雖都隸屬于各正州下,可縣令都由當地實力較強,且對朝廷恭敬的蠻酋們擔任,并在縣下劃設鄉里,讓蠻子們推舉酋長們擔任鄉里官吏,讓他們組建土團,聽從協助州縣,維持地方治安,巡邏道路,緝賊捕盜等等。
秦瑯還專門組織了幾次聽證大會,對于一些漢蠻由來已久的沖突矛盾,進行調解。
有越城蠻先鑒在,秦瑯推行的效果還不錯。
大大小小寨子首領長老們過來開會,來了先給他們送點瓷器糖酒等小禮物,然后對這些首領,分別授封他們縣令、縣尉、參軍、鄉長、里正、保長等官職。
秦瑯這般給面子,讓這些蠻子們挺高興的。
緊接著,秦瑯又與他們一起約定一起修進山道路,約定在一些蠻族聚集地區的山下,建立集市,以后方便山民們過來趕集交易。
并承諾,一般山民易物買賣,交易山貨,都不征收稅收。
鹽巴鐵器等許多民用物品,也還禁止高價等,甚至每個市場會專門派出市令管理,以免有漢商漢民欺騙山民等等情況。
這個市集的設立,是最受山民們歡迎的。
他們需要鹽鐵等許多商品,過去交易不便,得跑到州縣交易,還總被漢商欺壓,甚至還要被官府收稅。
他們的山貨總是被壓價,甚至經常不讓他們來交易,這使的山民們很是不滿,矛盾沖突也是不斷。
如今,秦瑯主動放開,還要把集市建到山區去,對山民們來說當然是好事。
山里其實也有不少好東西,各種獵到的禽獸獵物不說,積攢的皮毛等也不少,更別說他們也有自己的葛布、山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