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瑯愿意給他們,也是大黑牛他們現在十分老實。
其實眼下雖然五嶺蠻,以及諸俚僚蠻對他很服貼,那也不過是因為他之前那雷霆之威,蠻子們也怕鋼刀快,弓弩勁。但是,不少山里的蠻子,尤其是不少俚人僚人,其實也還是有點不情不愿聽令的。
秦瑯也想借助大黑牛這樣如今聽話的蠻子,來壓制那些不聽話的蠻子。
秦瑯希望借助這些熟蠻開拓山區,把那些過去不服王化的山區給納入朝廷的統治,先從設立羈縻縣開始,然后開山道設集市,最后讓蠻子縣令們幫助建立戶籍帳冊,清量田地等,一步一步來,只要雙方交流互通越來越多,那么蠻子們最終都會不可避免的受影響。
而以雙方巨大的體量差異對比,其實只要不互相封鎖,要不了幾代人,蠻子就休想再保持獨立性了。
最終生蠻變熟蠻,羈縻變正州,入籍變良民也就順理成章的事了。
山蠻稱寨,而俚僚人更多是稱溪垌,以溪垌為單位,而溪垌本意也很明顯,溪就是山溪河流,垌本意為山間平地。
所以俚僚蠻們以溪垌為單位,其實就是指一條溪河,或是一片山間平原所聚集的部落。
如今嶺南的基本狀況,是大片的平原地區,主要由漢人占據,但是山區基本上是由蠻子們占據的,相比之下,漢人所占地區雖然更好,但單論地盤面積,卻是蠻子們占的更多。
若要細論,大概就是漢人頂多占了兩分,蠻子們卻占了八分。雖說蠻子占的這八分地,其實遠不及漢人所占的好,可畢竟地盤廣闊。
李襲志還在路上。
秦瑯依然暫時檢校桂州都督,他同時也還是宣撫使,在等待李襲志到來的日子里,秦瑯不斷的召見蠻子們,山蠻溪蠻垌蠻。
修山道、設集市,建驛站,置新縣。
三十六個羈縻縣。
這代表著三十六個比較強大的溪垌蠻部落聯盟,加起來有上千個寨子,有二三十萬的蠻子們。
在秦瑯開放的政策下,對他們不入籍不征稅賦,對他們放開市集,甚至與這些蠻子酋長們簽訂了一些金銀銅鐵礦的開采合作協議。
當雙方不再劍拔弩張的對抗之后,其實局面確實很不錯。
山里的蠻子們,吃起了便宜的鹽,能用上許多優質的針線鍋碗等,而他們過去那些不值錢的牛羊、皮毛、藥材等,現在也成了搶手貨,能賣出極好的價錢。
集市建在了山腳下,用不著再賣一次貨,得背著山貨跑上十天半個月了,而山中建立的那些土團鄉兵,巡路守山,也用不著擔心有山賊或是別的部落攔路搶劫。
穿上了綠色圓領官袍的蠻子首領們,現在搖身一變成了一個個縣令縣尉等,雖說這縣令連俸祿都沒有,可他們也不在乎那一點點錢財,他們感受到的是如今成了大唐的自已人了。
出入桂林,往來官衙,也沒有人再阻攔辱罵他們,他們的孩子也終于進了桂林城中的州學中讀書。
最重要的是,如今這些蠻子首領們普遍在交易中發了財,鹽茶酒糖,絲衣錦帶,金飾銀器也都能用的起了。
這樣的變化,確實讓人喪失了斗志。
若是早有這樣的好事,誰還整天喊打喊殺呢,那有什么意思。
還是秦宣相好啊。
當然,也有消息說李刺史馬上要回桂林了,李刺史人也不錯,不過要是秦宣相不走就更好了,剛過上幾天舒適日子,他們也還是擔心政策又有變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