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襲志入桂林后,發現這個他呆了二十年的過方,如今已經大變樣了。
第一印象是這里很安定,原本他以為桂州發生了這么大的叛亂,就算秦瑯招撫了山蠻等,可肯定還會有一些后續的余震的。
但現在看到的卻是一片安定詳和。
不但安定,還很熱鬧。
沿途路上商隊不絕,甚至比他走前還熱鬧,臨源、嚴關、秦城、桂林,一路上這些城鎮都是工商興隆,甚至能看到不少山蠻成群結隊的趕著牛馬帶著貨走在路上。
而進桂林城后,越發驚訝了。
以前的桂林也是實行的里坊制度,街坊分離,坊墻把城市分隔成一塊一塊的,城里有專門的市場。
而現在,除了都督府所在的那幾個坊保留了坊墻,其余的諸坊,已經全都拆掉了圍墻,甚至連市場的圍墻也拆了。
拆除圍墻后,臨街的房屋全都改成了商鋪,各式各樣的商鋪已經開了起來,甚至街道上有了許多沿街叫賣的攤鋪。
沒有了以前那種戒備森嚴,多了市井熱鬧,多了煙火氣。
而在都督府里,跟秦瑯聊了會,看了秦瑯交給他的各式賬本后,李襲志更是驚的說不出話來。
秦瑯在桂州短短兩個多月,居然把桂州弄的井井有條,蠻亂叛亂平息,還迅速的安撫了山蠻,設立蠻人羈縻縣,把市集開到山區,加強與蠻人的交易等,并進一步加強了中原入嶺南道路的治安,派人巡檢守衛,讓商路更加繁榮起來。
秦瑯交給李襲志的賬上,還有了許多積余,而他走時,賬上很空,但現在秦瑯又是修山路,又是修驛站,又是加修靈渠堤坡,加設陡門、水洞等,甚至是改造桂林城等,事情沒少做,錢沒少花,可人家錢花的多,賺的更多,居然還有了許多節余。
僅是桂林城街坊改造,通過拆墻改商鋪,出租出售商鋪,就帶來了大量的收益。
而今年夏收是個豐年,沒有受到絲毫先前蠻亂等影響,百姓們的糧食都顆料入倉,甚至蠻子們豐收后,也已經主動向桂林獻了不少糧,這不是稅,是獻。
另外,山蠻俚僚等也通過交易,把大量的糧食賣入了桂州常平倉中。
如今的桂州,真是面目一新。
錢帛充盈,糧食滿倉,前后總共編了八千多漢蠻鄉兵土團,州內新增商鋪、作坊等許多,秦瑯正式在桂州推行兩稅新法。
夏糧入倉,工商市稅也是如流水般進賬。
之前朝廷推行兩稅法,桂州一直拖拖拉拉的推行不下去,如今秦瑯推行,卻再無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