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容、銅、黨、牢、郁林六州并為容州,貴、嚴、賓、澄、淳、橫六州并為橫州。”
“談殿遷橫州刺史,陳龍樹遷容州刺史。”
“請談刺史立即前往桂平拜見秦宣相,接受印綬告身。”
談殿拿著這張命令,左看右看翻來覆去的看,不知道看了多少遍了。
他在猜測這究竟是何意思,秦瑯在這個節骨眼上,要把他從容州調去橫州,而且還是這么大動作的一番并州,最關鍵的是讓陳龍樹來接管新容州。
秦瑯究竟是打的什么算盤,還讓他先去潯州拜見。
“不能去,這定是姓秦的詭計,若是去了,就落入他們的手中了,到時要殺要剮豈不就是由他們說了算?”兄弟們勸說。
可談殿卻猶豫著。
“那秦瑯使者還帶話給我,讓我籌一萬石糧運去潯州,說要運往中原。你說這又是何意?”
“騙糧!”幾個蠻族首領道。
可談殿卻不這么想,若秦瑯想誘他去桂平殺他,那又何必還讓他籌糧運去?
“我覺得,這是秦瑯有意釋放的信息,說明他的誠意。”
幾個蠻王不解,搞不明白這怎么就成了秦瑯的誠意了。而談殿的邏輯其實倒不復雜,當初武德七年時,長安天子李淵拒收欽州進貢的合浦大珠,于是引發了嶺南諸蠻王們的驚懼憂慮,最后一起反了。
不收禮就反?聽起來奇怪,其實按照傳統來解讀就不奇怪了,因為自秦漢起,嶺南雖然內附中原,可實際上都是土王自治,不入版籍不納稅賦的,只進貢一些土產而已。
長安天子突然不肯收進貢,那么他們就不免認為這是皇帝要廢土貢改征稅賦了,這是他們絕不能接受的,所以一下子都反了。
可這次秦瑯派使者向他索糧,除了糧食外,還索了好些東西,比如嶺南特有的金銀、象牙、屑牛、香料等,還包括合浦大珠。
要的東西不少,再加上一萬石糧食,使者原話里對于這些東西,用了一個詞,地方土貢。
要求土貢,那豈不是又回到了從前?
就是要再繼續過去那一套規則了?
“秦瑯不可信!”
一群蠻王勸說。
但談殿卻搖頭道,“據我了解,秦瑯說話還是比較算話的,越城蠻做亂,攻州破縣,可秦瑯最后也一樣招安了他們,且事后對他們很好。”
一直以來,談殿其實也很糾結的。
“我覺得這是陰謀,要不然,并州就并州,為何卻要把你調去橫州?看調來容州的是誰,這還不夠警覺嗎?”
秦瑯要調陳龍樹來容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