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
大明宮的基建已經完成,一座新宮已具雛形。
太上皇李淵最近天天跑去大明宮監宮,秦瑯雖不在京,可他先前已經做了充足的布置,各部門分工合作,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看著新宮一天一個樣,李淵高興的合不攏嘴,笑的臉上皺紋都多了幾道,不過人一高興,身體也跟著好了許多,臉上又有了紅光,心情也開朗不再郁結,甚至飯量都跟著增加了起來。
之前對于美人都已經厭煩膩味碰都不想碰的太上皇,突然又老樹發新枝再度煥發二春,后宮又臨幸了十多位美人。中秋節的時候,御醫告訴皇帝,說太上皇后宮又有五位美人懷孕了。
李世民聽的一臉無奈。
都已經退位了,還在不停的給他添弟弟妹妹,他這個年輕的皇帝居然在生孩子上還比不過太上皇了。
皇帝的后宮都好久沒有動靜了。
不過李世民這段時間也確實沒有這個精力去臨幸妃嬪們,更別說那些暗暗期盼的宮女們了。
皇帝現在所有的注意力都盯在了北方。
籌劃準備了一年的北伐,即將開打。
北邊的整體形勢是對大唐非常有利的,西域的西突厥現在還是處于兩汗爭戰的混亂局面,根本無暇他顧。
而東突厥這邊,突利小可汗得到李世民的冊封后,膽氣也壯了,公然在東部打起了大汗的旗號,與叔父頡利翻臉對抗。
契丹、庫莫奚、室韋、白霫諸部在大唐天子的授意下,紛紛向突利表態支持他為大汗。
于是乎突利可汗越發堅定反頡利之心。
漠北那邊,年輕的薛延部首領夷男,也在得到大唐皇帝的各種承諾后,接受了真珠可汗的冊封,在漠北建立薛延陀汗國,并得到了數個鐵勒部族的支持,本部七萬帳,加上其它各部,薛延陀一時號稱擁四十萬帳。
漠北的拓設和欲谷設,一時再難以號令鐵勒諸部,反自身難保。
正是在這種情形下,大唐已經徹底的剪除了頡利的羽翼。
萬事俱備,東風已起!
兩儀殿中。
長孫無忌大聲的喊出了請陛下下詔北伐!
房玄齡和杜如晦等也紛紛請求下詔北伐。
李世民這一年來,雖讓李靖坐鎮云中,準備北伐,其實他也一直在謀劃著想要御駕親征塞北的,皇帝親征之心一直沒斷過。
可惜不論是大舅子長孫無忌,還有左膀右臂的房玄齡杜如晦都不肯答應,更別說大噴子魏征那更是一次次把口水噴到皇帝的臉上。
想親征,沒門。
秦瑯南下之后,負責后勤輜重的便只有了戴胄,可他又還是國家計相,要負責財稅這塊,分身乏術。
最后眼看著臨決戰越來越近,李世民親征無望,最終只好親自去了趟齊國公府,請司空秦瓊再次出馬,由他替代秦瑯親臨太原坐鎮,指揮籌劃糧草軍械的轉運支援。
李世民還給秦瓊從北衙六軍中抽調了一萬二千精銳,又從南衙十二衛宿衛軍中抽高地一萬二,組成了一支兩萬四千精銳的總預備隊,交給秦瓊統領指揮,以備萬一。
戰爭還沒開打,可朝廷上下都知道頡利這次必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