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之前隋朝大亂,丘和這位太守失去中原的靠山,在交州也是撐的很辛苦,也就是在這段時期,許多蠻夷和漢人豪酋都是趁勢而起,而丘和對于他們,也只能是安撫懷柔,只要不公然稱王造反,或攻打交州城池,他都盡量示好。
大唐立國十來年,也一直沒能真正深入這里,如今隨著李大亮和秦瑯到來,朝廷開始真正深入蠻荒,要實際掌控這里,可畢竟是日積月累產生的勢力,想要一朝改變也很難。
“還是三郎你有辦法,只用了三個月,把武安州這幾百里封地里大小十一股漢蠻勢力都收拾的服服貼貼啊,設縣鄉,分封騎士,劃分騎士領地采邑,建移民屯莊,硬生生的讓那些蠻王塢主割讓地盤,易法編戶納稅,真行。”李大亮萬分佩服。
李大亮跟秦瑯在豐州搭檔之前,還做過越州都督,越州那以前也是山越橫行的地方,蠻子一樣很多。但比起嶺南來好的多,可當初他在那里治理為官的時候,也一樣感受到蠻子們的蠻橫無法,為了在隋亂后重新安穩越州,可是費了無數功夫精力的。
但看秦瑯這次來,那叫一個了得啊。
其實秦瑯南下的這條路,他是先行一步的,在桂州分手后,李大亮先行南下,就是走的秦瑯后來走過的這條路。
當時他沒跟沿蠻溪垌塢堡過多接觸,一路借路經過,沒什么利害沖突,因此蠻王塢主們對他很客氣,過境都是禮遇有加,但也保持著很強的防范之心。
秦瑯也是走這條路南下的,卻是一路邊打邊拉,硬生生的把十一方各有幾千上萬人口的大勢力弄的服服貼貼。
“你現在武安州編戶有多少人口了?”李大亮問。
秦瑯豎起了一根手指頭。
“多少?一萬?不可能吧,這十一個縣,不可能才一萬戶吧。”
“是不止,我這次把武安州內所有的溪垌塢堡都給清點過了,總人口是十一萬余,沒算上我帶來的兩萬多口人,因此總數實際上是十三萬多口,戶數就有些亂,我正讓他們拆戶,三代以上就拆分戶,若是搞完了,應當能有兩萬來戶吧。”
秦瑯說的輕松,李大亮嘴巴卻都驚的能吞下個拳頭了。
“兩萬來戶?我交州才兩萬來戶!”李大亮很受刺激。
“那不一樣,你那兩萬來戶,是編戶齊民,都是漢民和受編的熟蠻了,我這兩萬來戶,是一把掃進來的,都是蠻子們。”
李大亮咬著牙道,“什么蠻不蠻的,你不是都把他們編戶齊民了嗎?十一方勢力不是都已經設為十一個縣了嗎?那些人,不都是已經編入檔案了嗎?他們編戶,他們納稅,你們受管轄,你說這還有什么區別?”
“區別可大了!”秦瑯微微笑著說道,現在還僅是名義上的編戶齊民,要真正做到讓他們成為齊民,還遠著呢。
可李大亮不管,他只知道秦瑯現在有人口十幾萬,有兩萬多戶口,比他交州編數還多,他眼紅。
“武安州也是劃在安南道管的,也是歸你安南大都護府管轄的,我們武安州把守著安南的北大門,人多點不是好事嗎,你急啥?”秦瑯笑問。
“我就是妒忌,妒忌啊。”李大亮跟秦瑯也較熟了,沒外人在的時候,也沒那么多講究。
“教教老哥收編蠻子們的辦法,交州西北有兩大蠻部,一個和蠻部,一個僚子部,都是實力強大人丁眾多,十分的桀驁不馴,根本不服管教,還不時的犯邊,我十分頭痛。”
秦瑯搖頭,“這我可幫不了你,我對他們是曉之以情動之以利陳之以威,反正就是恩威并濟,但又充分考慮到他們的利益,盡量做到雙贏共利,不是誰欺壓誰,誰吞并誰,而是共同發展。若是你也能考慮到這些做到這些,相信和蠻部或僚子部也不會再反對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