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瑯端著個碗,碗里裝著一碗糊糊。
那糊糊黑乎乎的看不出本來面目,這是一碗救災粥,成份可以說是十分復雜,有五谷有野菜,甚至還有一些魚蝦雞鴨豬羊肉。
里面還有鹽。
吃起來味道一言難盡,混的過雜,所以絕談不上好吃。
這種救災粥,也是秦瑯的發明。
把征收來的各種糧食牲畜等,配到一起。
五谷雜糧、野菜,各種什么魚蝦肉蛋等簡單處理后,按比例混合,然后搗爛舂碎,加入鹽,再烘干曬干,就成了救災粥粉了。
現在長安城和整個關內的百姓,吃的都是這種。
不分檔次,不分等級,只有這一種。
不管是留守的宰相輔政大臣,還是州刺史縣令,又或是國公貴族們,都是統一吃這種。
每家的糧食牲畜都被征走了,所以現在誰要是敢偷偷的在家吃碗白米飯,或是吃碗面條,那都是大罪。
秦瑯吃的粥里,也沒有多加點肉,一樣的配方,一樣的材料。
統一從配糧站領來的,拿開水沖一沖,或放鍋里煮,得到的粥都差不多,差別就是有的稀點有的干點。
秦瑯的粥里一樣有許多糠麩野菜,連骨頭都磨成粉混合在內的粥,其余也嘗不出肉味,畢竟肉數量有限。
這種粥品相難看,味道也不太好,但是充饑還是可以的,甚至比一般的粥其實還要強不少,畢竟肉再少,里面也還是有肉的。甚至有肉有菜有五谷有雜糧的,還含有較豐富的蛋白質,膳食纖維這些呢。
秦瑯甚至跟長孫無忌他們打趣說,吃這個能減肥。
長孫無忌正在烤一只鳥。
這是長孫用他的粥做誘餌,在衙內院里捕的一只麻雀,小小的個頭,本以為發現了食物,結果不料成了長孫的盤中餐。
小麻雀被開水燙毛,剩下少的可憐的一點肉,可長孫無忌卻很有耐心的除盡了毛,然后拿著一支纖子插起來放在火上烤。
他很耐心,小麻雀被烤的金黃,甚至有點流油。
吃多了那救災粥,看到這金黃的皮肉和欲滴的油,那真是引的人喉嚨里都想伸出只手來。
“今天終于加餐了!”長孫無忌笑呵呵的道。他本來挺胖的,最近都瘦了快二十斤了,再這樣下去,人都吃不消了。
其實以長孫無忌這樣的身份,要開個小灶什么的,當然是沒問題的,但是秦瑯帶頭表率做的很干脆,長孫也不好在這個時候拖他后腿。
那救災粥確實難吃,可大家都這樣吃,連太子殿下一天都要吃一頓,大家有什么好說的。
另一方面,不得不承認的是,秦瑯這種把所有弄來的食物湊一起搗碎做粥的辦法,雖然難吃了點,但卻最大程度的利用了食物。
谷糠麥麩野菜草根,能吃的都湊進去,人人有份。
白飯面條肉湯,只有那些隔離營里的痘瘡孩童們能享用的到。
可誰愿意去跟那些可憐的感染者比呢?
為了吃口白飯肉湯,就進病營隔離?
這痘瘡現在雖說有了隔離等諸多防護措施,且僅在孩童中傳染,可一旦感染上,現在依然有起碼百分之五的死亡率。
相比之前的死亡率已經大大降低了,但一百個孩子感染上,起碼就死五個,依然是驚人的。
每天隔離營里,都會有許多孩童死亡,死狀凄慘。
讓孩子們特殊點,吃幾口面條和肉湯,誰也不會有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