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都。
洛陽宮,大業殿。
皇帝移駕洛陽,把紫微宮改名洛陽宮,由行宮提升為大唐帝國正宮,做為皇帝東宅,帝國的東都。
原皇宮正殿大業殿,被李世民改名為貞觀殿。
宮殿草草的修葺了一番,還很簡陋,宮中的宮女、內侍也基本上都是從長安帶來,數量也大為精簡。
來洛陽畢竟是逃荒就食,所以大家也就只能將近些。
此時,尚書右丞、守秘書監、參預朝政的魏征正在向皇帝匯報,以前魏征身為諫臣言官,本職是以勸諫規諷為主,整天盯著朝廷各部門,也盯著皇帝,稍有不對,就要一通嘴炮。
李世民神煩魏征,可又覺得這家伙不結黨不營私,是個很純粹的噴子,于是對魏征是十分忍耐。
但有時皇帝急了,也會來一句你有本事你上,別光動嘴皮子,魏征也很不服氣,畢竟在朝廷也混了這么多年,沒殺過豬也看過殺豬,對于朝廷辦事流程還是很熟悉的,對于歷代政治得失也有所心得。
于是魏征毫不客氣的說,我上我也行。
皇帝也惱了,好吧,那你就試試。
試試就試試,魏征毫不示弱。
皇帝看魏征還不服氣,于是便給他調整了下官職,原本是秘書監加諫議大夫,現在把諫議大夫改成了尚書右丞。
尚書省主官原是尚書令,可自李世民繼位后,這個職位已經空置不授,于是左右仆射成了主官。
原本房謀杜斷,倒也是配合無間,奈何杜如晦居然英年早逝,這讓皇帝一時間失了一員大將,尚書省的事務越發有些顧不過來。
正好魏征在那里喊我上我也行,于是皇帝就讓他兼尚書右丞,戴胄兼尚書左丞。
在大唐政事堂為宰相合議辦公機構,也是最高決策機構。
尚書省比隋朝時地位大為下降,只保留了最高行政機構權力,而不在有決策之權,但做為統領六部的尚書省,依然地位重要。
尚書省下有六部二十四司,各部司的郎中和員外郎,在大唐都屬于清官序列,十分清貴顯要。
尚書左右丞雖說只是四品職,可因為左右仆射都是朝廷宰相,所以左右丞便相當于尚書省的次官,實際主持尚書省的日常工作,對于郎官們不但有統領之權,還有選任舉存之權。
尚書左丞主管的是吏、戶、禮三部十二司,尚書右丞則主管兵、刑、工三部十二司。
而皇帝還按南北朝以來的傳統,賦予了尚書省左右丞監視重任。
左右丞對尚書省的監察大權表現在有決定尚書省郎官選任及黜陟之權,監督尚書六部工部,主持和督促尚書省工作三個方面。
更了得的是,皇帝李世民還給了尚書左右丞對尚書省外的監察權。
左右丞能夠監察御史臺的工作和官員,監察中央其它諸司官員和工作,奉皇帝命負責對刑獄和其他違法案件的審理和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