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在秦瓊進入松州境內的第九天,他們在沿著岷江趕路的時候,被襲擊了。一處險要的山谷,把利步利親自帶著一千名羌兵,突然自山林中殺出。
幸好秦瓊早有提防,進入松州后發現這邊的形勢復雜,便時刻保持警惕,行路時也都要求全副武裝,不敢絲毫大意。
且一直都派有輕騎在前探路警惕。
這種小心,救了秦瓊一命。
當時家將秦猛帶著十騎在前探路,發覺前方樹林寂靜萬分,不見鳥鳴獸吼,頓感有些不對勁,他不動聲色的細細觀察了一番之后,便悄然后退回報。
秦瓊聽報,便讓人停止前進,便退到路邊山坡上。
把利步利見秦瓊一行突然停止前進休息,也不知道是被識破,可等了半天不見他們上路,于是按捺不住的沖殺出來。
秦瓊早有準備,依山備戰。
并趕制了些簡易的拒馬,挖了些坑。
憑著拒馬長矛和陷馬坑,加之背山列陣,以弓弩拒敵,打的沉穩,把利步利雖然人多,可卻沒有占到絲毫便宜。
這家伙不知道秦瓊的威名,否則他應當立即撤走,尋找下一個伏擊機會。但他卻要硬上,結果被秦瑯率家丁親兵殺的他人仰馬翻。
在死傷了一百多人后,把利步利連秦瓊的邊都沒摸到,槍陣都突不破,把利部只是羌人中的一個小部族,平時靠放牧為生,沒有什么精銳的裝備,只是比較彪悍而已。
可面對那連綿不斷,準頭極精的弓弩,在那防的滴水不漏的陣前也是沒有機會,何況秦瓊選的地也好,背依山坡,可居高臨下不說,還讓把利步利根本沒法發揮出輕騎的機動性,沒法從兩側或是背后迂回攻擊,只能正面仰攻,這樣的陣勢,就是秦瓊也不敢硬打,把利步利卻硬生生的折了一百多人后,方才醒悟過來。
待他吹起滴血的吹響牛角撤退,秦瓊卻根本沒追。
這是秦瓊入松州后的第一戰,也是松州羌人不服大唐的第一戰。
在那處戰場上,張鐵槍等部將都認為,松州去不得了,這形勢羌人根本不服,他們人少,在這種陌生的地方交戰,根本打不贏。
糧草后勤難以供應,且沒有熟悉的向導,更沒有當地人的支持,這仗如何打?
秦瓊則認為,他既然是皇帝授封的松州世松刺史,這塊地皇帝封給了他,他就應當將他拿下,并為朝廷守住。
現在把利部羌人不服王化,那就要替皇帝征討。
秦瓊手下只有幾百人馬,打了一仗傷了十幾個。
正常人在這種情況下,都會選擇后退,起碼也得補充點人馬再上。但秦瓊一生戎馬,戰陣經驗豐富,卻對老鐵槍等人說,羌人現在的想法估計也會跟你們一樣。
認為我們這點人馬,絕不敢再進,所以這種時候,我們應當反其道而行,趁勝追擊,就能反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制人而不制于人,這是兵法精髓。
得把戰爭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里,讓別人跟著你走,不能你跟著別人走。別人認為你不敢上,你上,這就是主動權。
至于說危險,艱難,這些都不是問題。
松州偏僻,交通不便,把利部也只是個小部族,人口不會太多,而羌人這種游牧部族,也不會有什么常備兵,他們也只是有戰事了就召集相應規模的人丁。
就如這次,把利部帶來了一千人,這應當已經是短時間內能動員的人數,或者是從交川城能帶來的所有戰士了。
在一番形勢分析之后,秦瓊決定繼續前進,趁勢追擊。
所有人飽餐一頓,然后攜帶了七天的干糧后,秦瓊把所有的營帳等輜重全都留在原地,他們輕裝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