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軍萬馬奔行于山谷之間。
肩扛弩機的折沖府弩手們追隨著一面面獵獵軍旗,如螞蟻行軍。手持長矛的巴蜀鄉兵,背弓帶刀的蜀中游俠、義勇們,一路高呼著激昂的戰歌前進。
一匹匹騾馬,滿載著軍帳、糧食、器械組成蜿蜒巨龍。
淮陽王李道明騎著匹棗紅馬,身披黑光甲,佇立山坡,看著這條巨龍也不由的精神振奮,這位宗室本想跟秦瑯的輕騎行動,可秦瑯不帶他。
做為如今宗室里少有的幾位郡王,李道明能跟道宗、神通、孝恭等一起封王,倒不是因為他很厲害。事實相反,大唐立國時,其實李道明才十來歲,他初封武都郡公。
不過李道明有個很厲害的兄長李道玄。
李道玄開國時才十四歲,就封為右千牛衛大將軍、淮陽王,騎射了得,舉止文雅,跟堂兄李世民的關系最好,打小就是李世民的小跟班。打劉武周破宋金剛時,十七歲的李道玄就率輕騎沖入敵陣,破陣后甲衣上遍插羽箭。
打王世充,又是屢任先鋒,跳蕩無雙,屢屢摧鋒陷陣。
當時秦王李世民身邊,有一大一小兩員無雙猛將,大的就是秦瓊,小的便是李道玄。那時誰敢在李世民軍陣前張狂,李世民便會讓秦瓊過去教他做人。而兩軍交陣之時,李道玄卻跟條瘋狗一樣,每次都是奮勇爭先沖入敵陣,最先破敵。
后來李道玄隨李世民擊敗竇建德后,出任洛州總管,留守洛陽。
劉黑闥反,李道玄被任命為河北道行軍總管,奉命征討。
這是李道玄第一次獨立統軍,也是他頭一次離開李世民單獨做戰。戰事一開始,李道玄如以往一樣親率精銳率先殺入了敵陣之中。可是這一次,沒有秦瓊也沒有李世民接應他,他的副將史萬寶得到的軍令是隨后殺入,可他卻故意按兵不動,他說李道玄是個毛孩子,跟著他亂沖肯定死無葬身之地。
李道玄孤軍陷入重圍,史萬寶卻坐觀其敗,最終十九歲的李道玄被俘,拒不投降而遭殺害。而本想用李道玄做誘餌,自己好收漁人這利的史萬寶,并沒能得意,他被劉黑闥打的落花流水,丟盔棄甲而逃。
李道玄死后,李世民曾為他痛哭,說道玄喜歡模仿他,自己有責任。但實際上,李世民和秦瓊等都很清楚,這個人人都喜歡的拼命李郎,其實是死于李世民兄弟之爭。
道玄是李世民鐵桿小弟,史萬寶號長安大俠,他兄長是隋朝四大名將之一的史萬歲,他跟許多關隴貴族豪強一樣,其實都是支持建成的。道玄掛帥征討劉黑闥,他故意讓道玄兵敗,本想自己撿個便宜滅了劉黑闥立一大功,誰料劉黑闥是個他對付不了的狠人。
道玄死后,李世民把當時才十來歲的道明帶在身邊教兵法,由秦瓊教騎射。因為道玄死的早,還未娶妻生子,故李世民特意奏請皇帝以道明為嗣,襲承淮陽王之爵。
哪怕后來李世民對宗室下手,削他們的爵,甚至逼反了好幾個,將他們誅殺,但年輕的李道明絲毫不受影響,淮陽王的爵位也不曾有半點削降。
如今也才十九歲的李道明,爵封淮陽王,官拜左驍衛將軍。他是秦瓊親傳的門生,所以當聽說秦瓊在松州被援,立即從洛陽趕回了長安。
秦瑯不想帶這位,雖然他總說自己得了秦瓊真傳,騎射無雙,可秦瑯還是擔心萬一這年輕的郡王掛在川西,到時可就麻煩了。
最后甩不開,只好讓他跟著張士貴統領中軍。
十九歲的淮陽王摘下自己的六石硬弓,在馬上做了個挽弓之勢,一聲弦響。
一支羽箭離弦而去。
一道哀鳴聲傳來,一只黑雕中箭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