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州在什么地方?
那是九寨溝啊。
風光旖旎是沒錯,但在這個時代,更多的還是偏僻,交通不便,那皚皚雪峰看是好看,雪山上流下來的雪水在這個夏天那是相當的冰爽,甚至在背陽的山溝里,還有著積年不化的冰層。
若是有空的時候,秦瑯還真愿意去那山溝溝里避暑游玩,享受下世外桃園般的寧靜。
可是要在這種地方打仗,那真是一千個不愿意一萬個不想。
秦瑯看來,扶州其實救不救都沒太大關系,因為存地失人,人地兩失,存人失地,地還可再得。
打仗,他的理解,最關鍵就是得把握主動,不能被別人牽著鼻子走,不能走進別人預設的戰場,那意味著會受到許多限制,這樣的仗很難打。
一個扶州,人都沒多少。
“說起這個扶州啊,隋大業年間改州為郡,稱同昌郡,下管轄七縣,實際上就是如今的扶、松、文三州之地皆歸同昌郡。”一名白胡子的參軍事是從益州調來的,他對于這里的情況倒是比較了解一些。
據他所說,如今的松州,在北周保定五年,最初是設置龍涸防,就在現松州城。然后吐谷渾的龍涸王莫昌內附北周,于是開始設置扶州,管理龍涸郡一郡,并嘉誠、交川等四縣。到隋開皇七年,廢扶州,嘉誠縣和金崖縣都并入觀州,交川縣和江潭縣則歸會州管轄。
同年鄧州又改稱扶州,治同昌縣。
鄧州之名,其實是來源于這里以前的鄧至羌,他們居于白水流域,所以也稱白水羌,他們北鄰宕昌羌居住,首領也稱王,實力稍弱于宕昌羌,后來也內附北魏。受封為龍驤將軍、鄧至王,附魏后七十余年,被吐谷渾滅,投奔西魏,西魏派宇文導率兵送其復國,但不久還是滅亡,其部并入了黨項羌,走的是宕昌羌一樣的路子,比宕昌羌滅的還早。
所以后來北周在此設鄧州。
到大業末改州為郡,再到大唐復設州縣,只是原本大業時同昌郡還有一萬余戶人口,可到了現在,三州加起來人口都不過千戶。
蔣善合在扶州這些年的荒政,更是導致人口大量內遷逃亡,越發使的這扶州幾乎荒廢了。
在秦瓊到來前,松州更是已經完全被羌人占據了。
扶、文兩州,也經常有羌人過界來牧羊放牛,蔣善后也無力管束。
雖然如此,可秦瓊依然打算去救援。
他沒來之前,羌人越界,羌人劫掠,這些他管不著,可如今他既然來了,那就得管。
就算扶州那不是他的封地,他也認為有義務。
秦瑯面對這樣的老子,也只能無話可說。
他提議,再等幾天,畢竟再有個四五天,張士貴和李道明、賈潤甫就應當率他的中軍兩萬人馬過來了。
到時一起北上救援扶州,更穩妥。
可秦瓊認為救急如救火,而且從松州到扶州,雖然比利州到扶州路好走點,可大部隊也不好行軍,輕騎救援更好。
“蘇定方率本部兩千,駐守甘松嶺隘口,修筑營柵,構筑堡壘,防止拓跋羌來犯松州,我率漢羌三千前往扶州解圍,三郎你率兩千留守松州。”秦瓊做出部署。
秦瑯反對。
“阿爺你負責坐鎮松州城,讓把利司馬帶兩千羌騎協助梁建方與高侃二將領五百騎守甘嶺嶺。”
“我去救援扶州。”
“還是我去。”秦瓊不放心兒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