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瓊在沉吟。
他不是沒考慮過這個想法,只是身為朝廷將領,守土有責。像秦瑯這種換家的大膽想法,不應當是一個朝廷官員應有的想法,起碼要先保證自家不失。
當然,純從軍事角度考慮,秦瑯這想法確實比救援扶州更好。
“光天化日之下,我大唐的扶州居然被黨項羌賊攻陷,數千大唐子民陷于胡虜之手,這是我等大唐官員將領的奇恥大辱。”秦瓊扯著衣領低吼著道,他的眼睛瞪的很大,發著紅光,十分嚇人。
秦瑯只考慮如何打勝仗,如何付出更小代價。
但秦瓊卻還考慮到其它,他認為雖然扶州是個邊境上的小州,也是個很窮很偏人口很少的州,但這是大唐的正州,這是大唐的疆土,不是羈麼州,現在卻被羌人攻陷,這對貞觀朝的君臣們來說,這是比當初頡利兵臨渭水結城下之盟一樣的恥辱。
“必須奪回扶州,且是盡快。”
秦瓊似乎犯倔了,九頭牛都拉不回他的想法。
秦瑯跟蘇烈對視,都對此很不理解。
東方漸曉。
唐軍出寨。
八千兵馬向北蜿蜒而行三十里。
“就在此分別,祝你們此去一帆風順!”秦瓊一身鎧甲,在呼雷豹上對兒子道。
秦瑯無奈,“阿爺真堅決要去扶州?”
“嗯,守土有責,我是陛下欽封的松州世封刺史,所以守邊是我第一職責。而你是監國太子拜授的行軍總管,是討敵伐叛的,我們父子就此別過吧。”
豹子頭拿頭磨蹭著它娘的腦袋,依依不舍。
爺倆最終誰也勸說不了勸,所以秦瓊最后決定,父子分兵兩路。秦瓊統松州之兵北上入扶州,尋找機會,收復扶州,救援文州。
而秦瑯率本部三千騎西入黨項,去深入敵后,直搗敵巢,圍魏救趙,爺倆各出一軍。
考慮到秦瓊的堅持,最后秦瑯答應了,他也派人給即將到來的張士貴李道明等去信,讓他們加速趕來松州。到達松州后,分部份兵力由李道明帶領留守松州,其余由張士貴和賈潤甫率領北上追趕秦瓊,會師合兵。
有張士貴大軍馬上就能到,秦瑯這才能放心和蘇定方西進。
他是一支偏師,只有三千輕騎,但他相信,只要運用的好,比跟著秦瓊北上扶州能發揮更大效果。
只要他在黨項羌老巢鬧的夠勁,也能給秦瓊分擔很大壓力。
“阿爺此去肯定不會是風平浪靜的,所以我也不祝阿爺一帆風順了,我祝阿爺此去,乘風破浪,所向無前!”
“若是阿爺見到應國公,替我跟他說聲抱歉,我沒去救援他。”
秦瓊笑笑,“他能理解的。”
爺倆各催坐騎,分道而行。
秦瓊向北,秦瑯向西。
八千兵馬,兵分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