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掉牧草,我們的牲畜也無草可食啊。”老劉擔憂道。
“打仗嘛,肯定得有所犧牲的,我們燒草,雖然也會造成不少損失和不便,但不是致命的。我們可以先收割囤積一些草,也可以宰殺一些牲畜,朝廷還可以給大家補嘗些損失,咬咬牙,我們能過去的。”
燒草是對付敵人的。
雖說剛剛取得了一場新勝大捷,但拓跋赤辭還帶著五萬人馬深入到了羌水河谷,這是不爭的事實,他們的實力依然很強勁。
最重要的是,秦瑯已經得到了些零散的秦瓊那邊戰場的消息。
細封步賴等幾萬人馬被堵在白水河谷后,表面向秦瓊請降,實際上卻已經悄悄東行,翻山越嶺,進入到了羌水下游的武州,正準備沿羌水西行返回吐谷渾。
他們的路線就是武宕芳疊,疊州是他們的出口。
一旦細封步賴和拓跋赤辭兩軍匯合,那就是**萬的人馬,疊州這點兵馬,肯定攔不住他們。
所以,燒草是為上策。
就算攔不住,可把草燒了,那**萬羌人,一路無草可食,他們的馬將會大量死亡,就算他們最終逃回黨項,這也絕對是個巨大的打擊。
而萬一運氣好,羌人牛馬多餓死,逃跑不快,則秦瑯還可能有機會等到朝廷調來的援軍,說不定能把黨項人圍堵在羌水河谷。
若是真有這么好運氣,那黨項人說真的要說再見了。
不過這種可能性不大,但是,值得一試。
不求圍堵住所有羌人,但只要能夠傷筋動骨也是很劃算的。
這種時候,還能正視到敵人的實力,意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很難得。蘇定方就對燒草策略很支持。
秦瑯望著那大美河山,也只能說句暫時顧不上環境保護了。
蘇定方等只在疊州城下吃了一頓慶功宴,然后就紛紛奔回自己的防地。
燒草、守城。
這是秦瑯交給他們的兩個任務,把各自防地里的草全都給燒掉。
堅壁清野,不給羌人有半點補充的機會,連草都不給他們的牛馬留一根。
火燒了七天七夜。
疊、芳兩州境內,草被燒光。
甚至許多山林都被燒光了。
疊州城下,羌水河畔,高高矗立著一座京觀。
那是整整五千多吐谷渾人首級壘起來的,剩下的四千多俘虜,被秦瑯押到疊州北面的銅窟采礦。
那是一座不錯的銅礦,老劉告訴他的,以往疊州在這里小規模的采挖,秦瑯手里有幾千吐谷渾俘虜,本來蘇定方等提議全都坑殺算了,免的浪費糧食,畢竟現在一時也沒法把他們送出去賣掉,留著還可能是個禍患。
秦瑯終究覺得眼下畢竟已經是戰斗結束之后,殺俘還是太浪費了。
于是把他們押去采礦,那處礦山也是十分險要,分兵駐守,倒也不用擔心黨項人回來救走這些俘虜。
挖礦換食物,也不算白浪費糧食了。
草燒了七天。
山火尚未熄滅,拓跋赤辭帶著五萬黨項羌自東折返,他們隊伍整齊,戒備森嚴,緩緩的向西撤退。
“不攔截嗎?”
張超問秦站在疊州城頭上的秦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