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州都督久且洛生兵敗投降,洮州失守。”張亮跪坐在洛陽宮的御書房里,殿中僅君臣二人,即便如此,鎮撫使張亮匯報這個消息時,還是刻意壓低了聲音。“李道彥為鎮西軍游騎所救,帶到疊州五星要塞,被秦瑯關押。拓跋赤辭率黨項羌圍困五星要塞,秦瑯與梁建方也被困要塞,只有五百鎮西軍士,安化縣土城已失守。”
“是被攻陷還是棄守?”
“秦都督在羌人到來前,疏散撤退了安化城中的百姓,留守了些羌人城傍,象征性的守了幾天,羌人發起進攻,便讓蕃兵撤往疊州了。”張亮如實回答。
“哦。”這些消息讓李世民心頭沉重,原本以為上次松疊之戰后,暫時停止了邊戰,誰知道,這么快又來了一場更大的邊亂。
李道彥啊李道彥,他哪里來的膽子,秦瓊秦瑯都不敢這樣輕敵深入,他居然敢擅自出兵,兩萬余人馬啊,就算其中邊軍、府兵僅幾千人,但這次也嚴重動搖了隴右的邊防,讓大唐的西疆防線露出了一個巨大的口子。
“久且洛生按律當誅。”震怒的皇帝,已經不愿意給久且洛生半點臉面了,死了也不打算放過,他比上次的蔣善合與武士彟更可惡。皇帝叫來內侍,讓他召來翰林學士承旨馬周草詔。
“將久且洛生除名,抄沒家產,男丁流放嶺南,女眷沒入掖庭。懸賞,有能擒斬久且洛生者,重賞!”
馬周猶豫了一下,最后還是下筆草寫內詔,畢竟這次久且洛生犯的罪太大,損失也太大了。
“岷州都督李道彥按律當誅,念其為朕同宗,開國從龍有功,赦其死罪,除籍為名,貶為庶人,抄沒家產,全家流放交州。”
至于隨李道彥久且洛生擅自出戰的岷州都督府將領們,統統免職。
“松州都督秦瓊率兵出松州,疊州折沖都尉席君買奉秦瑯令率疊州兵增援岷州······”
一個個消息奏報,這兩個消息讓皇帝稍稍振奮了一點,可皇帝依然很擔憂。
“五星要塞在哪,為何只有五百兵馬,能不能守住?”皇帝讓人取來地圖,張亮早有準備,為皇帝在地圖上圈出了五星要塞的位置,并做了這座新建要塞的一些簡單介紹,他知道的也不算多,只知道這要塞是秦瑯用時不到兩個月時間建立起來的,城堡占地不過五十畝而已。
李世民一聽這城如此之小,又只有五百士兵,城中也沒有能協守的軍民,不由的越發的擔憂起來。
“秦瑯為何不退回疊州?鎮西軍城險固易守,上次赤辭六萬人馬都奈何不了?”
“或許是羌人來的太快。”
“不可能,你不是說秦瑯派兵救下了李道彥?還讓安化城羌民疏散撤離,他怎么會走不了?”
“或許衛國公是要掩護安化城百姓撤離!又或許,是要接應潰敗岷州兵馬。”張亮道。
李世民有些惱,“這個秦三郎,在搞什么,他堂堂疊州都督,為何卻如此犯險?”
張亮勸說皇帝,覺得秦瑯向來勇猛敢戰,赤辭上次是他手下敗將,這次也應當沒事,“衛國公把席君買從五星要塞派回疊州,讓他召集兵馬去岷州增援,而不是去五星要塞增援,說明衛國公很有自信,并不懼羌人。”
李世民聽了,倒覺得有些道理。
只是皇帝遠離前線數千里,一時手頭情報也不詳細,根本搞不清楚整個戰局形勢,可若僅從鎮撫司傳回的一些情報來看,秦瑯這是在玩火。
五百人守五十畝地的小城堡,要硬抗拓跋赤辭的大軍,這并不輕松。
“吐谷渾呢?”皇帝問。
“吐谷渾調動頻繁,伏允派其子尊王率兵寇鄯州,其弟東寧王率兵攻廓州,又派一軍往河、洮方向,匯合拓跋赤辭之子入侵。
李世民盯著地圖,越看越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