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萬萬不可。”
魏征等齊齊反對。
“隴右戰事正急,朕豈能坐視。”
“陛下,隴右有戰,朝廷調兵遣將便可,又何需陛下親征?況且今秋雖說沒有前兩年的霜凍嚴重,可秋播也受了影響,使的今年秋收還是沒能豐收,北方經連續災情,元氣大傷啊。”
長孫無忌也認為雖然隴右戰事起,可并沒有嚴重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黨項大舉入侵,吐谷渾也兵分四路犯境,還叫不嚴重?”
“陛下,僅僅只是李道彥擅自出兵折了兩萬人馬,久且洛生兵敗投降失了洮州,這當然不算嚴重。”蕭瑀頂了回去。
“那依蕭公之見,要何等程度才算嚴重?兵臨長安才叫嚴重嗎?”李世民問。
“陛下,吐谷渾沒那個本事兵臨長安城下,別說打到長安腳下,就是蘭州、渭州城下他們也到不了,所以說根本不用如此驚惶,更用不著御駕親征。陛下安心在洛陽治理國政,恢復民生才是首當其要。”
“至于吐谷渾人和黨項,交給前線將軍們就好,陛下若是再不放心,可調李靖前往涼州坐鎮,調柴紹鎮守渭州,再派薛萬徹、程咬金、張士貴等大將統兵增援前線,則保萬事無憂。”
一群宰相們死死按住皇帝要御駕出征的打算,主要還是怕皇帝這個時候又要早打大打,要打滅國之戰。
朝廷現在實在折騰不起了,皇帝若親征,肯定不會滿足于守衛邊境,打退入侵之敵而已,他肯定要反擊吐谷渾、黨項,這樣一來,這戰事可就全面升級了,大唐現在根本沒有這個準備。
今年雖沒有嚴重霜凍之災,但秋收也只是正常年景的一半多點,今冬百姓們不用再逃荒了,但也得勒緊褲帶過日子。
這種時候,跑到隴右去御駕親征,得調動多少兵馬,得耗費多少糧食,朝廷宰相諸公也拿不出這么多糧食來啊。
就算讓前線將領們打仗,都得嚴格控制兵力規模,否則后勤補給就會跟不上。
楊師道甚至說根本用不著派那么多將領過去,上次黨項入侵,秦瓊爺倆就搞定了,如今有秦瓊爺倆在,應當不用擔憂的。
將領多了還不好指揮,兵馬多了還難以補給,就讓秦瓊掛帥,秦瑯為副將,讓他們爺倆打就好了。
李世民對姐夫楊師道這種觀點有些無語。
秦瑯現在也還自顧不暇呢,他五百人被圍在疊州前線要塞里,如何指揮戰局?
他想親征,可所有宰相們都反對。
最后一通商議,決定由留守長安的右仆射李靖坐鎮秦州,這是隴右通往關中的門戶。
柴紹坐鎮涼州,李道宗坐鎮蘭州。
程咬金前往鄯州,段志玄前往廓州,薛萬徹前往洮州,張士貴前往河州。
先調集隴右之兵進行防守反擊,暫不征召關內、朔方、山南、劍南等道兵馬,宰相們的意圖很明顯,就是要控制住戰事規模,絕不讓他隨意升級。
皇帝雖然百般不樂意,可最后也無奈,只好同意了。
對諸將的要求,是擊退入侵的敵軍,但無朝廷旨意,嚴禁越界深入敵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