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疊州大捷,黨項歸附,皇帝決定重新調整一下戰略,先前調集大將趕往隴右,是做好隴右大戰準備的,可現在看來,完全沒有必要了。
李靖年紀大了,腿還有足疾,就不勞煩他出鎮了,擬旨,賜李靖靈壽木手杖,加西京留守,留守長安輔佐太子監國。
刑部尚書李道宗遷涼州大都督府長史兼涼州刺史,河西道宣撫使。
“朕看隴右戰事應當交由秦瓊統一指揮,可授秦瓊為西海道行軍大總管,兼劍南道宣撫使,仍世封松州都督,押軌闊等七州蕃落使,以其降黨項之功,特進三公之太尉,賜御苑汗血馬,朕之備用黃金甲,并御制尚方劍一把。”
皇帝猶豫了一下,繼續道,“加封平章軍國重事,位在宰相之上。”
殿中宰相參政們都不由的暗暗心驚,太尉、平章軍國重事,這兩個頭銜可就足夠榮貴的了,太尉是三公之首,秦瓊從司空再司徒,如今再到太尉,可謂是恩寵無人可及,位宰相們倒沒太羨慕。
因為三師三公之銜,坐而與天子論道,實際上這就是沒有實權之后給的榮銜,接受這樣的頭銜,一般就是已經退出核心中樞了,尊榮是尊榮,可就是沒啥實權。
反正各有所得,宰相們也并不怎么羨慕。
但平章軍事重事這個頭銜就太重了,之前秦瓊做過中書門下平章事,皇帝讓他三五天到中書門下平章政事,是實打實的宰相,只是秦瓊向來低調,雖拜相,也在政事堂很少發表意見,這一點讓皇帝是很滿意的。秦瓊很清楚自己的能力,他是個武將,所以并沒想過要在政事堂里如何呼風喚雨彰顯存在,這一點上,李靖也跟他很像,但侯君集就差他們太多了,總想要秀存在感,結果宰相們都不怎么喜歡這個年輕的武夫。
這一次,皇帝給秦瓊換了個頭銜,平章軍國重事,光從頭銜字面上來說,比原來的頭銜要強多了,畢竟是軍事重事啊。但熟悉皇帝的人也清楚,皇帝不直接給三高官官職,而是給這種頭銜,其實也就跟三師三公銜一樣,這是要把秦瓊掛起來的意思。
尊貴是尊貴了,但也就是平時參謀獻策發表下意見,并沒有真的讓總攬軍國政事之意,可尊貴卻是無比的,畢竟皇帝特意加了一句,位在宰相之上。
上一次位在宰相之上的,是武德天子特意為李世民設立的天策上將這個官職。
不過天策上將那是總掌戎機,負責對外征戰,秦瓊的這個平章軍事重事還是沒法比的。
兵部尚書、參預朝政侯君集在那里聽的,卻是羨慕萬分。
太尉啊,平章軍事重事啊。
“秦瑯這一次有大功,朕也要賞,諸位,你們覺得該如何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