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爾有幾個還喜歡砍腦袋的,反而成了異類少數。
空曠的原野上。
其它三隊唐騎還在與吐谷渾游騎交手,他們成功的誘乙弗游騎上鉤,當他們興奮的追上前去,結果迎接他們的不是恐懼的唐騎,反而是比他們還興奮的釣魚者。
追逐與反擊。
幾支小隊,充分的展示著各自的勇武與技能。
雖然乙弗鷹衛不失勇敢,然而戰斗的結果卻早已注定,年輕的雛鷹,又哪是狡猾強悍的獵人對手。
轉眼間,另三支交手的隊伍,也很快就有了結果。
幾乎是一邊倒的獵殺。
乙弗騎士為他們的魯莽和草率付出了血的代價。
鷹衛們引以為傲的嫻熟馬技,和騎射,卻完全敗給了唐騎。他們有著吐谷渾牧民們羨慕的輕甲,有些人還有索子鐵甲。
他們的裝備遠超于一般牧民,但比起唐騎來卻還差的遠了,更別說這些唐騎是整個隴右軍中最精銳的輕騎,也就是秦瑯麾下親統的那營具裝甲騎的重裝騎兵能遠勝他們。
以往鷹衛們自豪的騎射箭術,可跟長孫沖他們一比,弓不如他們強勁,箭不如他們犀利,不論是射程還是破甲能力,都遠不及這些先鋒精騎。
而在臨陣經驗上,年輕的鷹衛們雖有一腔熱血,可哪比的是刀槍箭雨下幸存下來的這些隴右滾刀肉。
尤其是他們配合默契,就算是這樣小股騎戰,可他們依然是三三陣形,三騎一組,三組互援,比起各自為戰的鷹衛們,那些家伙的箭更是防不勝防。
不能是正面馳射,還是回頭射,或是側面射,這些唐騎那真是嫻熟無比。
他們身上精良的甲,也為他們如虎添翼,就算被射中數箭,可只要不中要害,往往也都能被甲護住。
基本上每個三人小組中,都必然會有一名箭術極其高超的神射手,配上另外兩人的掩護配合,防不勝防。
戰場上只有幾個鷹衛僥幸逃出包圍,匆匆西逃,頭也不敢回,他們完全忘記了不久前還在那里喊著這馬槊是我的,那明光甲是他的話了。
幾騎狼狽的一路馳回曼頭山去。
“果真?”
半日后,幾名鷹衛跪在乙弗阿豹面前,驚魂未定的把那場游騎哨戰上報。
“不敢有半句謊言。”
“也沒有夸大?”阿豹本正跟李軾等在商議軍務,聽了他們的回報,難以置信。
“你們足有五百騎,與二百騎正面交鋒,卻如此慘敗?”
阿豹的近衛軍,采用的是常備親兵制,以百人為一隊,千人為一營,各有百夫長和千夫長統領,五百騎,那是半個營。
阿豹的游騎營總共才一千騎,負責的是游騎哨探的任務,平時也都是久經訓練的,現在卻一下子折了半個營。
而對方居然僅二百騎。
這還不是被伏擊突襲。
幾名鷹衛羞愧的低下頭,但年輕的他們卻很有血性,沒有夸大唐騎的數量,很如實的稟報了戰況經過。
阿豹對李軾問,“唐騎強到這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