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沖與麾下打掃完戰場,從一些乙弗部受傷鷹衛口中得知了高寧王阿豹正聚兵曼頭山,準備阻擊唐軍。
“曼頭山。”
長孫沖讓家將取來地圖,仔細的查看過后,驚嘆著道,“我高祖上黨定王曾在一百多年前,擔任北魏征西大將軍、假司空督河西七鎮諸軍事,率軍討伐吐谷渾,收復河西隴右被侵邊地,最后一直追擊吐谷渾軍到曼頭山決戰,大敗吐谷渾,斬首數萬級,俘虜牛馬數十萬匹而還。”
“想不到,百余年后,我居然能踏著祖先的西征足跡,也來到曼頭山。”
長孫沖所說的高祖便是謚號定的北魏上黨王長孫觀,他是北魏司空、侍中、上黨王長孫道生的孫子,少年時便以強壯勇敢而聞名,后來繼承祖父的王爵,成為北魏大將,數次大敗吐谷渾,迫使吐谷渾可汗向北魏稱臣進貢。
北魏孝文帝時,下詔除了烈祖的后裔,所有北魏宗室及功臣子孫,王爵全降為公爵,公爵降為侯爵。
唯有長孫觀一人,說他雖承襲王爵,然祖父長孫道生輔佐先朝,有赫之功。長孫觀也勤于王事,累立功勛,故特旨保留上黨王爵。
長孫沖從記事起,家里就開始讓他學習長孫家史,認家譜,讀家傳。長孫家這些有名的功勛之祖,他都記的很牢。
一百多年前,高祖長孫觀以征西大將軍之職,都督七鎮兵馬,征討吐谷渾并大捷凱旋。而如今,他成為隴右九軍之先鋒哨騎校尉,再一次來到了當年祖上建立功勛之地。
“乙弗部高寧王阿豹!”
長孫沖想起來,當年高祖上黨定王在曼頭王敗吐谷渾,正是乙弗部的族長高寧王在曼頭山與之血戰七日,最后吐谷渾王趕來,結果還是被長孫觀擊敗。
這難道是宿命的輪回?
長孫家族和乙弗部的恩怨糾葛?
幾個旅帥提著一串耳朵過來,“還真有不怕死的人?伏允都敗逃了,這個什么高寧王阿豹是什么玩意,真敢螳臂擋車?這消息可靠不?”
長孫沖慎重的道,“你們不知道,一百多年前,還是北魏朝時,我高祖為征西大將軍,都督河西七鎮兵馬討伐吐谷渾,曾追擊到曼頭山,當時正是那乙弗部首領高寧王率軍硬抗了我高祖七天七夜不退,那一戰,我高祖率軍斬殺了乙弗部三萬軍,殺的血流成河。”
“呀,還有這事,那看來這高寧王家還算是比較有種的,伏允都跑了,他們還想硬戰。”
“是與不是,且隨我前去打探一番就是,可敢?”長孫沖豪氣道。
“有何不敢,走!”
一群彪悍軍漢,個個翻身上馬,每人腰間或多或少的掛著一串乙弗騎士的耳朵。
······
一日后。
秦瑯率領北軍主力兩萬人馬趕到曼頭山下,席君買領著長孫沖來見。
雖然秦瑯得長孫無忌托付,要替他關照長孫沖,而另一方面,秦瑯跟長孫沖都是皇帝欽點的女婿,秦瑯定的是皇帝嫡長女長樂公主,姐妹中排行第五。而長孫沖定的是皇帝的庶女,排行第三的汝南公主。
因此,兩人還是連襟,秦瑯甚至得叫長孫沖一聲姐夫。
當然,貴族世家向來聯姻復雜,這邊秦瑯得喊長孫沖姐夫,可另一邊長孫無忌把女兒許給了秦瑯的兒子,從這邊算,秦瑯又是長孫沖叔父輩的了。
好在輩份這種東西,貴族們經常也是各論各的。什么姐妹倆嫁叔侄倆的,還有兄弟娶姑侄的,多的是。
這種復雜的關系,他們還美名其曰親上加親呢。
但不管平時怎么論,反正這里是軍營,就得以軍中身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