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志玄盯著那地圖看了許久,一座浮橋,一條上下灘的道路,實際上就把二十三萬余眾的吐谷渾部眾分為了三部。
野馬灘、大東灘、大西灘。
“這個浮橋的位置,似乎也有點特別。”張士貴指著那浮橋,“這位置衛公是隨手所劃,還是確實就在兩灘西邊?”
秦瑯特意叫來阿史那忠詢問,得到他肯定答復。
“浮橋確實就在兩灘最西面,也就是在河口最狹窄之處,估計當初在這里搭浮橋,也是看中浮橋北面正好直對上灘之路,且這里最窄。”
張士貴興奮的道,“如此說來,還真是天助我們。若是這浮橋搭在兩灘中間位置,那我們想搶占浮橋,不得先殺穿伏允營,就算突襲能控制南端,可北端也未必就能再奪下來。現在好了,在最西面,我們一個沖鋒,就能搶占溪橋南岸,再一個沖鋒,還能把北岸搶下來,順便把上下野馬灘的南路口控制起來。”
段志玄瞧來瞧去,確實是這樣。
“這處節點很關鍵,不過問題是,我們只有八千人馬,一頭扎進這吐谷渾三營正中要害,他們必然全力反撲,三面合圍,那咱們能守的住嗎?”
這是一個問題,還很重要。
究竟是能中心開花,還是被三面合圍,誰也無法確定。
“只要戰事一起,我們撐個一二時辰,野臺灘上不也還有數萬我唐軍將士?”秦瑯還是持肯定態度的,本來數百里迂回,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不可能臨到戰時,又打退堂鼓。
段志玄提出一個保守的建議,“要不我們八千人馬直沖過去,先渡過浮橋,不要管什么伏允什么天柱王,我們過橋后直接殺上野馬灘,把路一堵,然后咱們兩軍先合圍了天柱王在野馬灘上圍城的那七八萬人馬,先把他給圍殲了,然后解了程咬金之圍,合了柴紹劉蘭成的兵,再沖下灘?”
這樣做無疑能避免被三面合圍在浮橋路口那處狹窄的位置。
“可是這樣的話,就算我們能圍殲野馬灘上那幾萬吐谷渾軍,下面這十幾萬人可就難了,他們若見勢不妙,直接就跑,來個斷臂求生,可就別想再有這樣的好機會圍殲他們了。”張士貴道。
“衛公在烏海不是還留有三千人馬攔截嗎?”
“三千人馬,怎么可能攔的住十幾萬人馬?”
幾員將領在爭論不休。
秦瑯抬起頭,天色依然晦暗不明,但離天亮已經不遠了。
“高甄生聽令。”
“末將在。”
“我給你一千騎,你給我搶先渡橋,把浮橋給我控制在手,還要把上野馬灘的路給我堵起來,能做到嗎?”
“一千騎少了點。”高甄生倒也實話實說。
“那我給你三千騎,守的住嗎?”
“兩千騎就夠了。”
“好,就給你兩千騎,你給我拿下浮橋,并控制住浮橋以及上野馬灘的路口,守不住,提頭來見。”
“席君買,我給你一千騎,你殺上野馬灘,突襲野馬臺外的天柱王所部,記住,虛張聲勢,多放火箭,多帶戰鼓號角,把聲勢搞大一點,但切記不是莽撞突入敵營,你只有一千騎,不是真讓你去踏破敵營的。”
“這樣的任務,衛公隨便換個人上就是了。”
秦瑯瞪了他一眼,“我是在跟你討價還價嗎?”
席君買趕緊挺胸抬頭,“末將遵令!”
“剩下五千騎,由張士貴、段志玄諸將統領,都隨我直搗伏允東大灘營地,伏允老賊所部剛遭逢新敗,此時士氣正弱,若我們突襲其營,必然大有機會。”
秦瑯野心很大,根本不滿足于只圍殲野馬灘上的天柱王一部。
起風了。
清涼的夏風順著溫泉河谷一路吹來,吹的人神清氣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