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紹拔劍,發出了全軍總攻的命令,口號十分霸氣,滅此朝食。
干掉這六萬吐谷渾軍,然后吃早飯。
五萬對六萬,數量還稍占弱勢,硬打一座吐谷渾營寨,說來應當沒優勢,但對于柴紹這些大唐名將們來說,一個打五個,那有些吃力。一個打三個,那才叫勢均力敵。若是一對二,那都叫欺負蠻子們了。
現在幾乎是一對一的局面,這已經是以強凌弱了,還打不贏,那都回家帶孩子去吧,還配帶兵打仗嗎?
哪怕此時軍中并不全是關隴府兵,而是充斥著大量的協從附庸,但這些協從附庸的戰斗力還是很強的,他們完全適應了唐軍的指揮作戰體系。
在柴紹看來,由唐軍指揮的羌蠻們,雖然還是羌蠻,可戰斗力已經成倍的提升了。
無數的士兵從四面八方向天柱王的營地圍去,用出了唐軍最厲害的一招,飽和火力覆蓋攻擊,以密集的集群吊射覆蓋攻擊敵營,讓營中的吐谷渾人壓根抬不起頭來,然后輕騎兵們在火力掩護下狂沖急馳。
更多的步兵們在后面也一樣是騎馬沖鋒,盡可能的把距離拉近,不給敵人弓箭手反擊的機會。
打近身戰,打肉搏戰。
天漸亮,唐軍的攻勢越發猛烈起來。
吐谷渾此時被四面合圍,偏偏還得承受七千唐軍如猛虎下山一樣的猛烈沖擊,老程等這個時候是個個拼命,管你什么柵欄壕溝還是弓箭手,前面騎兵人馬都披上甲,騎士甚至披上兩重甲,武裝的個跟鐵人一樣,然后還要在胳膊上再掛一面盾牌,右手一桿長予。
老程甚至親自帶頭,用鐵鏈皮帶把自己跟坐騎綁在了一起,以保證就算沖擊的時候被射死了,都不落馬,都能讓戰馬馱著繼續沖下山去開路。
這樣的騎士武裝了八百個。
然后后面還有一千二百個披雙層甲舉大盾的臨時改裝重裝鐵甲步兵,再然后剩下的人中,一千輕騎兵,五千個弓箭手。
“沖!”
老程一馬當先,不寬的小道上,雙馬齊驅,鐵甲連環。
頂著無數的羽箭,他們就這樣不管不顧的往前沖。
后面,五千弓手不停的張弓放箭,一邊射一邊往前移動。
面對著尖樁、柵欄、壕溝,八百臨時打造的重裝騎兵,就硬生生的沖過去,不斷有戰馬倒下,騎士連戰馬鎖住,馬死就人亡。
人亡馬不死,戰馬就會繼續跟著同伴往前沖。
馬槊碎裂,程咬金換了把鋼鞭砸,也不知道砸碎了幾個天靈蓋,鋼鞭也被奪去,老程在馬上又從一個羌人手里搶到了一把長柄斧,那人用這斧子砍老程,一斧頭砍他馬上,幸好馬身上也綁了厚甲。
他一把搶過長柄重斧,大吼著左揮右砍,這筆粗糙的長柄鐵斧居然還挺趁手,一斧頭過去,那個被他奪了斧頭的吐谷渾人就人頭上天。再一斧頭,又把一個端著長矛捅了他屁股一記的陰險家伙,給腦袋開了瓢。
戰馬披著厚甲,頂著弓箭長矛借著慣性往前沖,可前面的壕溝柵欄拒馬、長矛大斧越來越多,臨時重騎越跑越慢,越來越多的倒下。
老程身邊有親兵們拼死保護,卻也傷痕累累,好在身上甲厚,到是一時還沒有出現致命之傷,可也鮮血流淌,全身赤紅,一時也分不清是自己的,還是敵人的。
八百鐵騎,很快就在野馬臺下幾乎盡沒,他們用命殺出了一個口子,后面一千二百身披厚甲的臨時重步兵們填補了進來,奮力的在撕扯出更大的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