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程翻了翻眼睛,感覺這數字有些不對。
“我們現在還有多少人馬?”
“四萬多。”秦瓊答。
老程一拍大腿,結果拍到傷處,痛的跐牙咧嘴的,“不對啊,我們在庫山分兵的時候,南北兩軍,各兩萬人馬,總共也才四萬對吧,現在折損了五萬多,卻還反而還有四萬多?”
柴紹等人回過神來了。
秦瑯也沒說假話,但老程說的也是事實。
隴右軍出兵的時候,九軍兩萬七,輔兵五萬四,總共是八萬一千人馬,可實際上并沒有全部調集出征,還有許多是擔任留守任務的,不僅有大量輔兵還留在隴右諸州縣,就是邊軍九軍,也有部份沒出來。
當時秦瑯是把隴右軍分成了三軍,前中后三軍,前軍精騎九千,中軍有騎兵步兵,后軍以輔兵和蕃兵附庸為主。
結果第一戰庫山大捷,招降收編了許多吐谷渾軍,并把不少黨項附庸編入,組成了南北兩軍,各兩萬人,然后把其余的隴右輔兵,沒出發的就停止出征,已經出來的,也多是在庫山組成了臨時營地,部份留守,其余返回隴右。
從隴右出發的這四萬人,其實只有一半不到真正的隴右唐軍,剩下一半是由黨項附庸和歸附羌氐側近城傍,還有新招降的吐谷渾軍組成。
分兵后,秦瑯的兩萬人,又接連打了曼頭山、牛心赤、赤海、烏海等戰,雖然加起來折損了萬人,可在他打下烏海后,其實還有六萬人馬,其中隴右唐軍還有約九千,基本沒怎么折損,傷亡的一萬人里,唐軍只占一成,其余都是附庸和降兵。
老程的南軍兩萬人,其實也只有一萬是隴右邊軍,其余的也都是那些蕃兵附庸們。
最慘烈的野馬臺之戰后,秦瑯的北路軍,在野馬灘北山之戰時,損失一萬多,在野馬臺之戰又損失一萬多,在北口損失三千多,在大東灘損失一千多,實際又損失了三萬多人馬,但其中也多是附庸為主,真正的隴右軍折損其實只有三千多。
所以到現在秦瑯的北路軍一萬隴右軍,現在還有五千多,折了一半。
倒是程咬金他們的南路軍,薛萬徹溫泉谷慘敗,老程野馬臺被圍,劉蘭成野馬灘被圍,最后一戰,野馬臺突圍損失最大,他南軍兩萬人,打到此時,幾乎打沒了,剩下了五千左右,其中隴右軍剩下了兩千左右。
南軍總共折了蕃兵七千,唐軍八千。
總的這么細算下來,實際上庫山之戰分兵時,隴右軍繼續出征的只有兩萬,此時還余七千,折了一萬三。
當時出征的蕃兵兩萬,加上后來秦瑯補充了約六萬的蕃兵,總共八萬,此時還余三萬多,折了近五萬。
野馬臺之戰,加上庫山、曼頭山、赤海、赤水源、溫泉谷、牛心堆等戰加起來的斬殺,總共是斬殺吐谷渾八萬。
唐軍以陣亡近六萬,換的是斬首八萬的戰績。
“帳不是你這么算的,咱們隴右九軍總共出了兩萬人,轉戰數月,前后十余戰,總共陣亡一萬三,換得的是前后斬首八萬,收編八萬,俘虜四十余萬的輝煌勝利。”老程拍著桌子喊道。
六萬換八萬,這哪能體現出大家的功績?
明明就是出兵兩萬,傷亡一萬三,換取了斬首八萬,收編八萬,俘虜招降四十余萬的天大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