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漂漂灑灑下起了鵝毛大雪。
太子承乾竹筒倒豆子一般的跟秦瑯訴起了苦,此時年紀的承乾自然不可能再是那個老老實實乖巧的小承乾,他已經長大,尤其是皇帝不在京兩年,這讓他很自由。
秦瑯微笑著聽他訴苦,完全能理解他的心情。少年太子,正在青春期之時,肯定活潑好動一些。他心里崇拜秦瑯年少統兵征戰,于是也經常學習騎射,偶爾出去射獵,結果于志寧等便覺得這是不務正業,好像犯了十惡不赦的罪行一樣,甚至有時說他這是秦二世。
東宮小金庫很充盈,手里有錢的承乾,有時花錢難免會大手大腳一些,經常會賞賜一下身邊人,或者有時用度也大方點,東宮的宮殿舊了,也直接拔錢翻修下,甚至有段時間學習建筑設計這塊的知識,也手癢自己設計了幾座房子,便拔錢讓人買來材料,在東宮搭建起來,因為這事,張玄素都把他罵做楊廣第二了。
打個馬球要被訓,下個棋也要被勸,連彈個琵琶都要被說三道四,承乾只想說這太子當的也太難了。
尤其是這幾個號稱是十八學士出身的老師們,還最喜歡不分場合不會輕重的張嘴就是直諫,很多時候讓承乾非常的下不來臺。
承乾是既氣又委屈,當個太子,他們倒是要求圣人一樣要求他了。
“殿下莫要理這些老家伙,一味的諫諍求名而已。”秦瑯當然也尊重這些人的學問,但這些人也就是老學究,對于如何教導指引一個青春期的太子是真的不懂。
他們出發點是好的,規勸引導太子,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可問題是教育也分方式方法的。
尤其是秦瑯覺得其實太子的許多行為并沒有錯,比如太子練習君子六藝,學習騎射車馬,學習琴棋書畫等,這都是很不錯的,可張玄素等有時卻認為只有學儒家經典才是有用的,學其它的似乎就雜了。
承乾學習下建筑,學習下制造設計,搞點實踐,他們就覺得是玩物喪志。
“其實連你父皇都沒法完全如他們所愿那樣去做的,你不要太往心里去。”
承乾聽到秦瑯這樣的安慰,頓覺終于找到了個能說心里話,能引起共鳴的知音,還是三郎最懂我。
就算在外面,也能為東宮謀劃源源不斷的錢帛收益,又能替他網羅舉薦許多人才,總是處處為他著想,做什么事情,也都能理解他,哪像是那幾個老頭啊。
“不要總去想這些了,殿下只要記牢一件事情,他們是圣人指派給殿下的老師,傳授經典的,他們說就讓他們說,諫就讓他們諫,你面上得一直笑呵呵的虛心接納,不要頂撞。”
“那心里呢?”
“殿下如今也大了,知道是非善惡,所以心中有數便是。”
“那豈不陽奉陰違嗎?”
“不能用這個詞,我們是尊敬這些大儒先生,可不代表我們就完全得聽他們的。好了,不說這些了,這天下雪了,殿下干脆就在我這里休息會,我讓人殺只羊,我們君臣倆喝兩杯涮個羊肉火鍋好了,邊吃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