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干家族正是五姓七家里的博陵崔氏,源出第二房,代代顯赫,因此排第一。
秦瓊當初也正是聯姻博陵崔氏,娶的崔干侄女。
氏族志修了幾版稿子,結果都還是用以往的老規矩,純以郡姓做為門第之差,排列第級,在這種標準下,五姓七家這些幾百上千年的大士族自然就排到了前面,甚至早已沒落的江南王謝等家族,居然也能排到皇家前面。
堂堂皇家,皇后家族,宰相家族等,反而榜上名次很低。
這固然是采用了以往的標準,可卻完全沒有領悟到皇帝的意思,皇帝要刊行新的氏族志,可不是為了給那些人家捧臭腳的。
皇帝的目的是要把魏晉以來強盛的士族門閥給打壓下去,是要把中央朝廷以及皇帝的權威給立起來。
正如皇帝用于志寧杜正倫等去東宮輔佐太子一樣,目的是讓他們輔佐太子,而不是讓他們如現在這般今天說太子這不好明天說太子那不行。
太子行不行,他們說了不算。
長孫皇后趕來,“你聽說了嗎?東宮出事了。”
李世民卻笑了笑,“放心,出不了事,這個桂花糕不錯,觀音婢你嘗嘗。”
“圣人怎么還有心思品嘗糕點呢。”
“放心吧。”
李世民收起笑容,眼里閃過殺機。
“召翰林學士馬周來。”
等馬周趕到,李世民直接口述旨意,讓馬周草詔。
“秦瑯、于志寧、杜正倫、孔穎達、陸德明、張玄素皆為朝廷重臣,兼任東宮要職,然而言語失態,對太子不恭,于同僚不睦,有失體統,一并免去所有東宮兼職,并罰俸一年,令閉門思過。”
“褚遂良、虞士南、劉洎、高季輔等東宮官屬,一并罰俸一年,以示懲戒!”
這兩道旨意,讓長孫皇后和馬周都愣住了。
兩人本來都以為,今天東宮鬧這么大,事情皆因秦瑯而起,皇帝惱怒之下,估計要拿秦瑯問罪,誰料卻是各打二十大板,甚至還懲罰的這么重。
“繼續草詔。”
“加陳叔達太子少師,蕭瑀太子少傅、楊恭仁太子少保,宇文士及、戴胄、魏征、李績四個加太子賓客。”
長孫皇后忍不住問,“東宮要員一下子全都罷免,那東宮豈不無人主事,也無人教導承乾了?”
“朕不是為承乾挑選了太子三少和四賓嗎?暫時就由他們辛苦一下。”
“可宇文士及、李績、楊恭仁皆不在京。”
“蕭瑀暫時代行詹事之職,陳叔達攝左庶子,戴胄為右庶子,魏征代少詹事,此事就這么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