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新羅國,那也是秦朝時逃役出塞的秦人繁衍建立起來的。
“蕭道成建南朝齊,加羅國王遣使來朝,南齊授加羅王為輔國將軍、加羅王。”
秦瑯把這一條條史料擺在面前,讓蘇我倉麻呂等無法反駁,畢竟倭人雖有許多傳說,可史料記載太少了。他們對任那的占領,是邪馬臺部落做的,根本沒什么文字記錄。
相比起新羅百濟和倭國對于任那和加羅的爭議,其實中原確實還記錄的比較清楚,因為這時期半島各政權都對中原出使朝拜,故有史官專門記錄這些藩屬國。
在南朝宋末年,以金官為中心的安羅等親倭聯盟不同,加羅正式從任那中分離了出來,并以其為中心形成了大伽耶聯盟。在南朝齊初年,百濟敗于高句麗,開始南遷,為彌補北方丟失的領土,于是往南奪取了任那四縣,后又奪取了帶沙等地。
大伽耶聯盟因此與百濟和倭國交惡,轉而與新羅接近。
到南朝梁時代,任那被日漸強大的新羅所蠶食,而此時大致一統本土的倭國,試圖聯合百濟,努力維持自己在任那的勢力,但依然難以阻止新羅的步步蠶食。
而以加羅為首的大伽耶聯盟,也被壓縮的越來越衰弱。
倭國與新羅在近幾十年里,為了爭奪任那,數次大戰,雙方互有勝負損失,可畢竟任那就在新羅邊上,而倭國卻要在海另一端,故此在歷次作戰中,倭國都很費力。
加羅又一直頑強反抗倭國,使的現在倭國在半島上勢力一日不如一日,在推古女皇時期,由于圣德太子的改造,使的倭國朝廷實力大增,在圣德太子的推動下,倭國發動了對任那的反擊,奪回了不少失地,并搶奪了新羅五座城池。
只是到此時,其實任那早就已經名存實亡,早被新羅吞并了幾十年了,倭國的不甘放棄,一次次反擊,也只是在苦苦支撐著。
新羅、百濟、倭國,幾百年來,都在爭奪弁韓故地的任那地區,尤其是對倭國來說,任那的丟失,意味著倭國數百年來一直想要渡過海峽,進入大陸夢想的破滅,因此任何有為之君,都不愿意放棄任那。
只是如今任那基本上在新羅手中,倭國在圣德太子的主持下發起的反攻,也只是奪回了五座城池,保留了一個據點而已。
而加羅更是脫離許久。
“任那、加羅,都本是我中原莒縣漢人播遷而建,新羅也本是我華夏秦人避役移民建立,如今任那已經不存,并入新羅國,加羅自南朝齊時自任那自立,內附中原,成為中原藩屬,后雖被三國吞滅,可如今加羅王室后人來朝,便依然為我大唐承認,與新羅皆我大唐藩屬,大唐也有責任幫助加羅復國再立。”秦瑯警告倭使,“世上已無任那,故此倭國若欲出兵新羅,便是入侵大唐藩性。”
“若倭國與新羅為敵,也是與大唐為敵!”
秦瑯拍了拍手里的幾本史書,后漢書、三國志等,“自古以來,法理可依,若倭國狂妄自大,敢犯我大唐,雖遠必誅,勿謂言之不預也!”
蘇我倉麻呂臉色難看無比,面沉如水,怎么也沒料到,這位年輕的大唐寵臣,居然能在任那、加羅這事上,比他還要清楚,雖然他心里不肯承認這些史料記載,可人家確實拿出來了證據,他們卻只有口耳相傳的傳說故事。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可問題關鍵是大唐不僅自執一詞,他們還實力強勁到倭國不敢不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