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昌四個王朝的王室,都是出自純正漢族血統,臣民也是漢族主體,國中也通行漢語,漢字,推行的也是郡縣制、戶籍制,各種制度,悉同內地。
官制也是沿襲晉制,略有變通而已。
高昌國與中原可謂是同根同源,同文同種,相互認同。
不過在西突厥控制西域后,高昌也被迫向西突厥稱臣,男子被迫改為突厥辮發、左衽,唯有女子還保留著漢家髻發、華服。
隋朝時,統一天下,結束數百年分裂,并先后擊敗東西突厥,迫突厥歸附,高昌國也上表歸附,高昌王伯雅更是數次朝拜隋天子,隋朝東征時,還親自率兵前往參戰助威。
伯雅也因此被楊廣封為左光祿大夫、車師太守、弁國公,楊廣還封心腹重臣宇文述之女為華容公主,賜婚伯雅,這樣一來,高昌王也就成了隋朝皇家女婿,關系更近一步。
大業八年,伯雅夫婦返回高昌后,便下令國中改服制,恢復漢家傳統衣冠襲纓解辮,削衽曵裙。
不過很快隋朝內亂,難以西顧。
而此時鐵勒的契苾部首領契苾歌愣在高昌附近自立可汗,開始反叛西突厥,契苾部很快就控制了高昌和伊吾等地,而曾被滅國的吐谷渾也趁著隋朝征遼敗績,而再次復國,且末、鄯善重為吐谷渾所有,大隋在西域也基本上無力再管。
射匱可汗崛起,擊敗了契苾歌勒,一統西域,伊吾郡也隨之撤廢,高昌再次臣服于西突厥。
一心恢復漢家衣冠的麹伯雅,也在這西域的大動蕩中,被篡奪王位,篡位者是西突厥扶持的麹氏王族,篡位后在位六年。
直到武德二年,在大唐的幫助下,伯雅才得以復位,但很快病死,伯雅嫡長子文泰繼位,按改習的突厥收繼婚制,立宇文氏為王后。
繼位后,他上表大唐,請求派使者參加其父的追祭、追葬大典,表明歸附大唐的忠心。
此后五年,文泰在大唐的支持下,徹底平定內亂,安穩高昌。
李世民繼位之初,也是立即遣使朝賀。
今年,更是親自攜王后宇文氏來賀,又獻玉盤,又獻獅子狗。
宇文氏更是請求請求改姓李,入李氏皇族。
“伊吾歸附,已設為西伊州正州,高昌可否如此?”戴胄問。
秦瑯覺得這想法太想當然了,大唐當然想趁機吞了高昌,問題是人家麹氏也傳國一百多年了,豈會甘愿。雖說高昌是同文同種的漢人王朝,但畢竟隔了浩瀚大漠,人家在外幾百年,終究還是與中原內地有些不同的。
想這么簡單的并了高昌,不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