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年紀只相差十歲,秦瑯甚至還是他未來妹夫,可五六年的相處,從孩童到如今元服成人,承乾確實是得秦瑯一路教導長大的,對他也是天然的親近。
秦瑯跟承乾交待了一些事情,也就是朝中事務多聽相公們的,態度謙卑一些,有空也跟孔穎達陸德明他們讀讀書,書還是要讀的。于志寧等若是還經常煩擾,也不要跟他們起沖突,該有的禮貌還得有,但不一定就真的全得聽。
說的對的聽,說不對的表面應下就行了。
絮絮叨叨的說了一通,秦瑯也有些累了,便讓承乾回去。
等人都走了,秦瑯躺床上,也有些郁悶,難得去一次終南山,結果還出事了,那紅衣大炮看來是真不成了,加上這次已經出事許多次了,每次耗費巨大財力物力人力研究,結果最后試炮時總出問題。
看來現在有的技術水平,還不足以支持制造這等大炮,三十六斤的虎蹲炮應當就是極限了。
也是自己有些心急了,若是多給些時間,有個一二十年,應當能夠研究出既輕便又威力大的火炮的,不過火炮若要能發揮大作用,首先還是得要規模化列裝。而這不僅需要能夠建造出強力火炮,還要求銅鐵冶煉的產能能夠跟的上,畢竟這些大炮需要耗費大量的銅管鐵彈。更不用說,火炮這東西早期準頭很差,要想把精度提升,還得涉及到幾何學,得再搞出一套專門的火炮瞄準工具,得提升數學,這是一個很系統的玩意。
而硫磺、硝石、鉛等火藥原料的消耗也是驚人的,都要在現有規模上幾十倍數百倍的提升產能。
否則,那么火器監和神機營,便不過是一支樣子貨,在任何時代,武器裝備的革新都能帶來戰術的革新,但是新裝備必須得能夠量產和規模化列裝,這就要求性價比得高,成本便宜,制造容易,能大規模列裝和補充。
相比起來,虎蹲炮本質上來說,應當是屬于臼炮一種,這種炮也算是曲射炮,口徑巨大,炮身短小,使的其能發射巨石彈,卻不易炸膛,缺點是這種短小炮身沒啥精度可言。虎蹲炮算是從臼炮中改良的一個綜合產物,炮管略微加長,口徑減小,能曲射,適合霰彈,精度提高了些,但與平射的長炮、加農炮又完全不是一種武器。
差是差了點,先將就著用吧,讓武器監暫停長炮的試射,先慢慢來。可以轉往臼炮上研究,雖然這種炮笨重了點,精度缺了點,可如果用來做攻城炮,或是放在城上做要塞炮防守,倒也不錯,精度再差,可如果打那種不會動的城墻,或是對著密集的軍隊轟擊,也應當還是有威懾力的。
想搞野戰火炮,現在還比較難,不急。
·······
東宮。
承乾回到東宮后,便立馬召來太子家令,讓他派人四處尋醫問藥,要為老師醫治好傷勢。
秦瑯受傷的消息通報了政事堂,但也只是以騎馬墜落通報相公們,真正的原因還是保密的。
秦瑯之身份地位擺在那里,東宮要為秦瑯尋醫問藥,還頒下重賞,東宮上下自然就一起行動起來。
一時間,倒是各方獻藥,甚至請來了許多京畿游醫,找到了許多偏方。
更有甚者,還有人找到了許多術士。
本來在先前,朝廷已經全面打擊整頓過士術了,對于寺觀僧道,朝廷還是有所保留,全面留了那么兩萬左右的僧尼道士,可對于方術之士,朝廷卻是堅決打擊,毫不留情。
只是近兩年,方家術士卻又有死灰復燃的趨勢,長安城里也漸漸又有一些術士在悄悄的行走,關鍵還是在于有貴族勛戚相信他們,讓他們有了生存的空間。
東宮尋醫問藥,結果還真就有些東宮官屬為了能夠得到太子賞識,甚至是借機攀附上衛國公秦瑯,于是就向太子舉薦術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