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公近來足疾可好些了?”李世民捧著《李靖兵法》看了兩眼,又望向李靖。
“圣人時常賜藥派醫,臣之足疾已經好多了,雖然每到冬春時總是疼痛難行,可現在是夏天,臣有把握三個月內擊敗肆葉護!”
李靖的腿疾也算是點老毛病了,不過其實不是什么大問題,只是李靖為人比較謹慎,北伐功成之后,懂得收斂,激流勇退,雖拜宰相,卻也找理由不任。
他關隴核心將門出身,舅父那是隋開國四帥之一的韓擒虎,民間流傳韓擒虎不是老死的,而是去陰間接任閻王去了。
李家本身也是關隴將門,祖父李崇義北周刺史,封永康公,父親李詮為隋趙郡太守。李靖很小的時候,就已經聰明過人,表現突出了,少年時就能跟他舅父韓擒虎談論兵法戰策,能讓韓擒虎都稱贊將來必為一代名將。
十幾歲時,連吏部尚書牛弘都稱贊不已,說他是王佐之才,楊素都認為值得栽培,經常召入楊府,后來年輕的李靖還欠了風流債,把人家楊素的侍婢紅拂女給拐跑了,楊素也沒怪罪,依然還是舉薦他十六歲就出任了長安縣功曹,還曾說將來必要坐到他這樣的宰相位置。
只是開皇年間,大隋興盛,并沒有什么大的戰事,曾經強大的突厥也在楊堅離弱合強的手下而分裂內斗不止。李靖很長時間,一直在京師打轉,按部就班的熬資歷等空缺。
直到大業末年,四十多歲的李靖才得以出任馬邑郡丞,輔佐太守王仁恭守衛代北邊境。可此時大隋早已是風雨飄搖,遍地梟雄,到處流民,太原的李原已經在謀劃著起兵舉義。
那時的李靖還想著要維護朝廷,要告發李淵父子謀反,他把自己假裝罪犯,讓衙役押著他經過太原去長安,準備借道南下江都,結果雖騙過了李淵父子成功從太原路過,可在長安卻被困住了,不久后李淵攻下長安,準備一刀砍了李靖。
李靖最后見隋朝大勢已去,才向李淵請降,可李淵不想接受,還是李世民勸說求情才免他一死。李靖得釋后,先在李世民的秦王府當了兩年參謀,無職無權。
后來得李世民力薦,才得以有機會出去統兵,最后搭檔著李孝恭,平定東南半壁江山。武德八年,老搭檔李孝恭在揚州大都督任上被捕入京,罪名是謀反作亂,這事對李靖影響極大。
雖然最后李孝恭被證明清白,可也被奪去兵權,留任京師。
緊接著又是武德九年的玄武門之變,父子犯忌,兄弟相殘,權力的斗爭激烈無比。
玄武門時李靖在靈州任職,面對李世民曾經派人密詢態度,李靖表明中立態度,事變后,李靖也因此坐了兩年的冷板凳,憑他開國平定東南的巨大功勞,和后幾年在北方抵御突厥的大功,結果新皇大封功臣,他卻排到了最后,一眾秦王府侍衛都在他之上。
自那時起,李靖更謹慎小心了,北伐之戰,滅亡突厥,李靖的個人功績也一時無倆,皇帝給他封國公拜宰相,風頭直蓋此前新朝中武將之首的秦瓊。
月盈則虧,水滿則溢,北伐大捷后有人告他諸多罪狀,皇帝的處置,讓李靖心生退意,這幾年閉門謝客,有時跟紅拂女回到三原莊子上種菜養雞,日子挺好的。
可身為武將,聽到西域戰情,還是忍不住又想上陣再打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