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瑯現在已經在政事堂上開始提起這個火耗的問題,他擬將火耗歸公,明確規定各種稅賦的火耗附加,以做到公開公正不害民。這筆收上來的火耗,如其它兩稅正稅一樣,三分之一留州縣,三分之二上繳國庫。
把**的滋生土壤去除掉。
本來秦瑯是想要規定,禁止再加征火耗的,但這事居然政事堂宰相支持的不多,多數認為每年征收的糧布等損耗不小,若不加征,則這筆虧空很大,一年滾一年,對朝廷來說也是大數字。
京兆府的稅收很高,因此火耗收入不小,這筆錢主要用于驛傳、鄉兵、城池道路、河堤水渠、孤寡殘疾等的開支,也有部份是用于做公廨錢,充當辦公費用。
秦瑯說來這筆錢來補貼,好多京兆府官員都有些舍不得,這是自家的小金庫,干嘛要拿來補貼給禁軍、學生和整個長安官吏們的福利啊?
“火耗以后會有明確的制度出來,這錢也不可能常有,大家也不要過多在意,要習慣。”秦瑯直接道。
其實火耗這玩意,秦瑯看來真沒必要征派,畢竟大唐以實物稅為主,糧食、布綿這些東西雖也會有損耗,但都是正常情況,因此再給百姓加一次附加稅,有些耍流氓了。
糧食比較是稱量的,能損耗多少呢?國家定下了稅收標準,收了稅,損耗多少都是自己的事了。
現在大唐推行兩稅法,尤其是發展工商貿易之后,如今的財政收入很充盈,特別是對鹽茶酒糖礦征專稅后,更使的朝廷收入大增。
去年朝廷一年的財政下來,還節余了一千來萬貫錢,這可是很驚人的,武德時,除了糧布收入,錢貫一年不過百萬多。
幾乎年年是入不敷出的,李世民繼位之初,還發行過國債來拯救財政,現在卻已經一年有千多萬貫的節余了。
這還沒算上地方官府手里的那三分之一的余留,提留了三分之一的稅賦,地方官府現在手里也比較有錢,同樣年年有余。
兩稅法本來已經把所有負擔都已經算進去了,折錢代役,攤丁入畝,可現在好多地方,卻又開始各種攤派起來,什么火耗加征,什么丁口錢等等,這都是在收重復的稅賦。
會議開了差不多一個時辰結束,秦瑯走出京兆府衙門,看到許久未見的阿黃正在那沖他笑。
“什么時候到的?”
“剛剛到。”
“路上還順利吧?”
“一帆風順。”
阿黃笑道,秦瑯拉著他上了自己的馬車,直接摸出來瓶好酒,“來,邊喝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