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棉花種甘蔗收益高,稻子一年能兩熟甚至三熟,隨便種都不用怎么管理都比關中產量高,什么農閑時還能到作坊、碼頭、礦上去干活賺錢,真金白銀。
“知道嗎,在那邊干活,一天最少能賺一百錢!”
“這么多?”
圍在阿黃身邊的主要是府里的一群馬夫啊車夫護院等,長安大居不易,近年來長安城日益繁華,消費水平激增,物價雖說比剛開國那幾年其實還降了,但依然比其它地方要高不少。
現在長安能稱上中產之家,家產有百貫就行了,有千貫的,那能稱富戶。家財萬貫的,大富豪。當然,因為近年大興工商,長安城里其實有不少十萬貫以上的頂級富豪,不過這些人一般都跟名門貴族宗室外戚關系千絲萬縷的,比如前幾天,京兆府才剛處理了一件高利貸案,京中姓鄒的一個商富,經營柜坊,暗里經營高利貸。
利息極高,而且雇傭了一大批人暴力催收,搞出了不少人命案,甚至經常逼欠債人賣妻賣女抵債。
秦瑯任京兆尹后,對長安進行整頓,姓鄒的還頂風做案,甚至還很囂張,秦瑯派人一查到頂,這家伙跟弘農楊家有關系,甚至跟太上皇宮里的貴人也有關系,甚至不少朝官還在他那里有干股。
可秦瑯哪管這個,一查到頂,就是楊師道派人來說情也不管用。
最后案子由太子報到皇帝那里,李世民看了案卷也十分生氣,親自下令打掉,對姓鄒的處以死刑,鄒家的財產全部充公。
查封鄒家產業,一番清理后,最后居然清出了六十余萬貫的資產,可謂是十分驚人,最后這些錢全都被充入了國庫。
好多搭了股的貴族官員們氣的跳腳,卻又不敢吭聲。
長安頂級的貴族豪門哪家財產不是萬貫以上?甚至那些頂級的貴族高官們,往往一頓飯就得幾十萬錢,一雙靴子可能就得幾千幾萬錢。
但是對于普通的長安底層百姓來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甚至還要交房租,每日辛苦賺點錢,也就勉強維持生活。
在長安一天也能賺上百錢,但根本存不下來錢。
安南那種偏僻地方,居然也能賺百錢?
而更吸引他們的地方在于,阿黃還說落戶那里,能分到許多地,還說那邊的地置辦起來也便宜,房子更便宜,一年怎么也能攢下個十貫八貫錢的。
這讓人難以置信,在長安,一年辛苦下來,不病不災的能混上溫飽就不錯了,若能再節余個一二千錢,就謝天謝地了。
這吃飯穿衣,燒炭買鹽的,一輩子也就想著能拉扯大幾個孩子就滿足了。
安南的生活,讓他們聽的充滿向往。
“真有這么好?”
“騙你們做什么,黃爺我現在安南可是擁有一座塢堡,五個農莊兩個作坊一個礦場,還有三條船呢,我的采邑有五百多戶百姓,還有一百多個奴隸呢。你們知道我黃爺日子現在過的多瀟灑嗎?”
一群平日里還總覺得衛國公府待遇很高,在長安城過的還算滋潤的仆丁們不由的暗暗驚嘆,衛國公府的待遇是不錯,起碼比起其它家要強不少了,但跟阿黃說的,還真是沒法比了。
“我就想擁有一座自己的房子,哪怕小點,就一間堂兩間房也好。”一個馬夫感嘆著道。
另一位家丁則嘆道,“我還是想有塊自己的地,哪怕有個二三十畝也行,有自己的地才最安穩,最踏實。”
“那就去安南吧,去武安州,那也是咱們家郎君的封地,到了那邊,只要勤快肯干,絕對比在長安呆著強上一百倍一千倍,妻子會有,妾侍也會有,兒女會有,田地會有,自己的房子也都會有的。”
秦瑯笑著走出來,“老黃說的沒錯,安南雖沒有長安安逸繁華,但在那邊只要肯干,確實遍地黃金!”